舆情概念解析

2022-12-27 22:21: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舆情概念解析》,欢迎阅读!
舆情,解析,概念
舆情概念解析

舆情与舆论在当下中国被广泛混用,这是长期受中国的历史渊源影响产生的偏差。在中国,如果说舆论是指民言,那么舆情所代表的本意指代的则是“民意” 即百姓的情感和情绪。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舆情” 一词最早现于唐朝,具体出处仍有争议,王来华等认为出自《全唐诗《献乔侍郎》中的“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事实上,在文字记录之前,“舆情”已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痕迹。在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意愿和态度。

但有意思的是,在古人的“舆情”概述中,舆论与舆情混杂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究其典故,不让“开口”,本应阻止“舆论”,但探其深处,“口”又衍生到“心”,言自心生,又涉及到舆情;又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先情后论,也是如此。通过综合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古代社会特点,认为舆论与舆情混用情境的出现,源自古代社会等级体制下“言语”需要。在阶级社会中,创建言语中“言外之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舆”本可指代底层人民,但在皇权体制下,无法全面囊括统治者对各阶层化言语表达要求。而民意一词的模糊性适应了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用“民”,尤其是民意代替舆论、舆情的使用习惯,是造成这种偏差的经验来源。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让舆情空间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西方思想冲击下,“公表于外”的舆论与舆情相互转化的整体发展特点和研究方法,促进舆情理论认识体系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舆情与舆论的相互转化,让以“格义”为特点的词语混用情况极为凸显。

伴随着格义上的混用,舆情与舆论也突显出了两级分化的发展趋势:舆论被注入民主观念, 建构为社会的主流话语, 社会话语体系和权力结构中不断正当化与合理化; 舆情则因为传统社会的桎梏, 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遗忘或“闲置”, 成为一个远离社会主流话语的“旧概念”

舆论是“积极的发动”,舆情是“消极的服从”。不过,通过近代以来诸多学者的研究积累,学界对舆论和舆情的关系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舆情是一种潜在舆论;舆论是在一定舆情基础上形成的;两者都属于人类精神现象范畴,


及人类社会生活,是社会群体集体性心声和意愿的反映。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舆情成为了社会流行语,更在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2004年舆情增长加速,200 年更是成为舆情研究的拐点,开始迅猛增长,2016年前后形成峰值。网络舆情是学界研究核心,分析新媒体事件是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互联网带来的媒介融合开启的“人人皆媒体”时代,让舆情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刘志明认为,舆情研究的发展,得益于自媒体催生出的网络意见领袖,在大量新媒体事件发挥出的动员功能,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围观,而后围绕如何“应对”和“引导”互联网舆论发端的舆情产业,更为现代舆情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

事实上讨论现代舆情时,辨析舆情、舆论、民意三者词义,对相关研究意义重大。舆情与民意,皆有“民众意愿”的意思;舆论与民意,英译相同,都为public opinion“民意”定义较为笼统,但“民”突出了意的层次性和分类;民意是社会舆论意识现象的主导部分,但舆论侧重和表述不同,涵义也不同;情与民意有较大偏差。

有学者表示,舆情、舆论、民意都属于社会心理范畴,舆情是有评价性、倾向性的思想意识,具有明确的对象性特征,政治指向性强,客体是国家管理者。 刘建明教授在考察舆情与民意研究中发现,广义的舆情比民意研究更为广泛,狭义的舆情比民意更为精确,聚焦民众社会政治态度,为施政提供决策依据。后,又进一步细化,认为民意集中于民众的各类意见和意愿等方面,可延伸到“社情民意”。舆论的主体是民众心声,主要指代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具有政治指向性强,涉及民众社会心理背后的社会学、政治学变化过程;舆情更关注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的传播过程以及传播学变化的构造和后果,是公众意见和传媒的互动。

舆情的本质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利益联系。胡泳归提出,互联网时代,舆情是舆论的控制性变种,具有情报属性。他认为,“舆论”和“舆情”的主体产生错位:“舆情”成为以社会统治者为认识主体的一个概念,而“舆论”的认识主体是公众。

在关于三词的辨析中,给“舆情”一词进行定义,探究其内涵,对我们认识舆情,与“public opinion”区分有重大意义。在内涵解析中,学界普遍认同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61b586c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