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石钟山记》,欢迎阅读!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
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读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转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其长子苏迈赴饶州德兴任县尉,途径湖口,游石钟山,写下了这篇游记。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进行探究,提出了不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观点。作者不人云亦云、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文章分为三段。第一段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郦道元认为得名于“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由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自然推出“是说也,人常疑之”,即郦道元的说法常常遭到后人的怀疑,由此引出“后人”之一的李渤的说法。然而作者认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因而对李渤的说法也表示怀疑。继而就导出了下面“访其遗踪”的行动。第二段记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通过实践对问题进行求证。这一段写意见,却不直说,而用叙事笔调,以游历石钟山的事实本身自然地表达出观点。这种写法不仅让文章丰富生动,也让作者的意见显得真实可信。作者在夜晚游历石钟山,细微的声响都容易体察到,而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则纯粹是为了烘托游历的气氛,更好地表现主题。越是把环境渲染得寂静可怖,以至于作者“心动欲还”,就越是能突显作者听闻“大声发于水上”时的惊喜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e309a2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