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朗读中的美育渗透

2022-04-15 16:11: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朗读中的美育渗透》,欢迎阅读!
美育,朗读,古诗,渗透
古诗朗读中的美育渗透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渗透美育,掌握朗读技巧,初读分节奏,多种朗读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朗读配上音乐,边读边想象,从音乐美、情感美,到意境美,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渗透美感教育,学生举一反三,能自己品味文学作品的美。

关键词:古诗;朗读;音乐;情感;意境;美育

纵观当前的诗歌教学,有的教师认为诗歌教学就是死记硬背而已,学生也认为教师不教我方法,自己不理解也能背诵。学生没有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画面美、结构美、意境美,在欣赏诗歌时没有产生联想和想象,学生慢慢地对诗歌的背诵的兴趣会消失。《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欣赏作品,对于诗歌的记忆就难忘。 诗歌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园地。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美的能力,就要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诗歌就有深邃的意境,表达着丰富的感情,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形象生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并能提高学生是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帮助他们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所以在诗歌教学中牢固树立美育观念,渗透美育尤为重要。

我国古代的诗歌,脍炙人口的名篇举不胜举,它们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恰到好处,学习这些古诗,体味作品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高。尤其是诗歌的节奏感强,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且易于记诵,使人百读不厌,读来意味深长。所以,朗读教学尤为重要,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读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第一乐章:初读,感受诗歌的音乐

我们从小就能背诵的《春晓》这是一首绝句,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字正腔圆,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按意义分可有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学习《蒹葭》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叠词的妙用苍苍”“萋萋”“采采朗读的时候,重读这些叠词。复沓的妙用: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复沓的地方声调不变,词语变化的地方,声音有所起伏。溯游从之,宛在水……如果把蒹葭苍苍换做茂盛,读起来不顺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把凄清孤独的景色一一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诗经里的重章叠唱,反复循环具有像唱歌的音乐美。如果配上古筝音乐朗读,在美的熏陶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乐章:再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撇开,与普通的送别诗截然不同,普通的送别诗朗读的时候,缓慢而低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王勃的这句送别诗表现的是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真挚情谊,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前途光明之感。朗读的时候大气、豪迈,信心满满。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情感美表达淋漓尽致,是古诗中送别诗的佳作。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来荡气回肠,送友人的画面,如一个长镜头,友人骑着马消失在视野的尽头。让后把视线停留在马的脚印上。边读边思,一个字朗读的时候空灵而难舍、留恋,悠悠之情,从缓慢的朗读中幽幽而来。 第三乐章:再读,品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边读边想,从而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夺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姹紫嫣红的画面,春意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够的。课堂上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观看动画,或自己画画配诗等,男生读,女生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和联想,轻声读在脑海中重现诗所描绘的画面:黄四娘家门前,是一片花的海洋,少女仰头而观,书生低头吟诗,孩童嬉笑不绝,诗人自己则徜徉在人群中,花海下;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听着早春黄莺清脆的鸣啼,不由诗兴即发,边走边吟。迷人的景象!悠闲的情调!如此优美的早春景象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再让学生全体起立,背诵时闭上眼睛,画面浮现在脑海,一起朗诵全文。那是何等的惬意!写景的画面有想象,那么我们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激发爱国的情怀。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前四句都是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重读”“”“”“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带着忧伤的语气朗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分清音节来读,一个个秋天萧瑟的景象浮现在眼前。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情感美艺术境界。、

总之,古诗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载体,让学生体味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从朗读中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体验,循序渐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去追求美、创造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大胆和魄力,增强了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在声声朗读中达到视野的开阔、理解的深入透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826095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