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精品文档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 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 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 35亿年至 33 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 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 高温天气持续越长, 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 蓝藻常于夏 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 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 水文和地理条件, 即是蓝藻 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 200c 利于蓝藻生长繁殖;
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 爆发; 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 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 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
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 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 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 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 N)、磷(P)达 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 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 N/P 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 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 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 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其冬眠苏醒时间有关。 2、蓝藻成为优势种群。随着湖泊富营养化趋势日
精品文档
益加重,蓝藻占藻类比值 逐步增加,直至成为优势种群,乃至占绝对优势,就易造成蓝藻大爆发。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蓝藻的生长和爆发会造成较大影响: 1、人类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向湖泊大量排放了 N、P 等污 染物,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
2、中国的化肥施用量是全世界最高的, 但其中真正能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三 成,也即近七成的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成为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 有研究 认为,排放入太湖中的氮污染总量的 50%,以及磷污染总量的 48%,都是由化肥流 失引起,而且多数源自太湖西部上游的农田区域。在太湖周边的无锡、常州、苏 州等地,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达到每公顷 5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公认的 225公斤/ 公顷的上限。
因此,蓝藻的根本病因, 是目前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 由于在原材料、 能源和运输方面的补贴使得化肥价格过低, 更鼓励了农业对于化 肥的依赖,从而埋下了蓝藻爆发的病根。同时,由于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 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进太湖水体。这些原因使得太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 物,当气温合适时,蓝藻就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水体中需 要氧气的生物大量死亡。这时,水体就会发黑变臭,水质严重恶化。
对此应当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目前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就是物理机械法、养鱼法、种草法、生态 修复法。这些方法在湖泊中围栏小面积治理蓝藻是有效可行的, 但也存在着只能 去除水体中蓝藻,却不能去除生成蓝藻的根本养源。这就是说,只能治标,不能 治本,只是 “斩草”,未能 “除根”。湖泊现有的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一、现有的蓝藻污染治理技术只是暂时去除了湖中的蓝藻, 却不能去除水体中生 成蓝藻的基本养源, 即是由湖中元素所转出的养源。 它会卷土重来, 再次造成蓝 藻污染。二、水体中生成蓝藻的基本养源未能去除, 那么它会因风浪流动的特性 重新带来养源, 这样湖水也会因恶性循环形成蓝藻的二次污染, 亦如韭菜割了一 茬又会生一茬。三、现有的蓝藻治理技术,只能在湖泊局部小面积中实施,不能 在全湖中实施治理。 四、湖泊目前治理蓝藻污染的方法, 只是取得了一些治理试 验数据及治理试验阶段性的初步成果, 却不能根治蓝藻污染, 现有湖泊蓝藻污染 仍然严重。 已知生成蓝藻的原因是基本养源, 又知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元素起 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只要去除了蓝藻的基本养源,就能根治蓝藻污染。有人用 鲢鳙鱼的大量放养来治理蓝藻水华, 并认为大量放养鲢鳙鱼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决 定性因素,可是太湖、滇池采用大量放养鲢鳙鱼, 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7ec7f8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