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古诗两首》,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
1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2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课堂教学 一、认识苏轼,引出庐山
1.有一位诗人要和大家交朋友,他就是——苏轼,认识苏轼吗?出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他的诗、文章、书法、绘画都非常出名。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2.苏轼给我们带来了庐山的风景,想不想看啊!(出示图片) 3.这样的庐山你用哪些词语形容他? 4.这么美的庐山吸引了许多的诗人。
李白喜欢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也喜欢山峰 《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
白居易喜欢庐山上大林寺的桃花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更多的游人喜欢庐山云雾 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 同样的庐山,不同的景点就有不同的美,不同的游人就有不同的感受。 二、理解题目,了解作者
1.苏轼游了庐山,写下5首诗,今天他带来了最著名的一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1)题的意思:写。
(2)西林:就是西林寺。 (3)壁:墙壁
2.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古时候,没有发达的印刷术,诗人就把诗写在墙壁上,南来北往的人就能读到诗了) 3.知道了题目的意思,那题目怎么读?(评:题后面停顿一下,非常好) 三、读好古诗,读出韵味
1.苏轼在诗中写了什么,自己去读读吧!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都读对了,读得很努力,读得字正腔圆很好听,) (师生合作)
2.我们读得越来越好了,如果能读出停顿和平仄就会读出诗的韵味来,再来练一练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由读——(指名读,诗的韵味,诗的美被你读出来了——男女生比赛读) 四、体会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一)读懂怎么看
读着读着,你知道这首诗写了苏轼在干什么?(看庐山) 他是怎么看庐山的,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学生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 横看在山的什么位置看?
还有这些不同的看,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向远处看,(极目远眺) 在近处看(凝神注视)
从高处看,(低头俯视) 在低处看(抬头仰望)
苏轼一会儿极目远眺,一会儿凝神注视,有时低头俯视,有时抬头仰望。 所以他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读懂看到什么
1.就这样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地看,看到了什么?去读读第一句诗,用笔圈一圈。 你能读出来吗
2.你知道岭和峰有什么不一样呢,请看图?图片出示。
(1)岭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 (2)老师带来这些词语和大家分享。 岭是 山峦起伏 重重叠叠 连绵不断 峰峦相接
(1)峰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 (2)老师也带来这些词语和大家分享。 峰是 高耸入云 奇峰耸立 耸立云霄 奇峰罗列
3.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又是怎么样的。我们去瞧瞧(图片出示)(把我们看到的庐山不同景色写一写,四人合作)
4.说话训练:极目远眺,重重叠叠,隐没 在云雾之中 凝神注视,( ) 低头俯视, ( ) 抬头仰望, 瀑布好像从天上挂下来 写话反馈。
评价:雄奇、秀美、险峻的庐山
5.面对这样的庐山,你想说什么!读诗句。赞美吧。都来赞一赞吧! (三)明白事理 1.同样的庐山,为什么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了。) 2.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画杨桃》这篇课文里老师说的话。 (出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3.看的角度不同,景色就不同——这是令人兴奋的发现啊。 把这个发现告诉自己——读诗句 把这个发现告诉大家——读诗句
4.除了按照方位顺观察庐山,我们还可以怎么观察也能观赏到庐山的不同景色?同桌讨论一下,再编一编。(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天气) 喜怒哀乐各不同 春夏秋冬个不同 阴晴雨雪各不同 朝午暮夜各不同 东南西北各不同
五、体会要全面看清问题的道理
1.庐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让苏轼流连忘返。 苏轼这次上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遍了庐山。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 (你想问苏轼什么)
诗人有没有看到了庐山的全部面貌?你怎么知道的,用诗句告诉大家。 2.大家都来读读,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预设:没有认识到庐山的全部面貌,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中,缘:因为) 3.诗人就在庐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全貌呢,这是为什么呢? (身在山中,视线被挡住,不能看得更多,当然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貌,就像王之涣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也像杜甫说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5.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老师下象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起这首诗,我把他变成另一首,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象 棋
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 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是诗人游了庐山以后对事物、对人生的感慨!谁能读出诗人的感慨。 六、小结
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姿态万千的美,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读。 1.背古诗——让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2.唱古诗——这首诗还能唱呢! 七、诗拓展
1.老师还带来了另外的2首,自由地读读吧——指名读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它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品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6263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