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欢迎阅读!
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联系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也就是通过文本的学习来积蓄知识。作文的目的是为把获取到的信息记录并传播,从而叙事、言物抒发感情。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巧妙的将二者相结合,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读一读,打好写作的基础。
“读”是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这个基础必须扎实,因为“写”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是在这个夯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读”引向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整合也是对学生“读”的一个检验和提高。通过“写”的实践,进一步将学生在“读”中悟到的写作技巧、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及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等迁移开来,进而指导写作实践。教师要让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所有文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兴趣的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唐诗宋词,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多的背诵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句、古诗古词。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这个时候多读点书,多记点东西,虽然他们还不怎么理解所读所背文章诗词的内涵哲理,但是随着日后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他们自然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也就会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能够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些名句诗词,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打好写作的基础。
说一说,采用不同的学法,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法,交流经验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张开口去说一说,可以三五个同学为一组,让他们读同样的文章,启发他们看谁读得好,记得住,理解的深,让学生在互相比赛中提高知识。对同一篇文章,同学们可能有不同的认知角度和情感体验,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文章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的,然后要求学生考虑自己写作文时应写好哪几个部分,或者应从哪几个方面或几个环节来写,也就是分几层意思来写。教师应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用得好的写作方法。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里作者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了桂林的山奇就奇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了桂林山的秀美;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写出了桂林山的险峻。学生就会明白只作一般叙述,而不用比喻来描写,就很难把事物的形状及其变幻写具体。做到这一点,学生就不会把事情写得太笼统了,这就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写一写,结合文本,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写作一般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单元作文训练目标,结合文本的原则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实际是最主要的根据。比如发现学生语言表现力不强,那就应该把仿写作为课课必练的目标。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讲,我倡导学生仿写。可以仿写句子,段落或是写作顺序等。如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仿照文中“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描写一次课间活动,使学生在习作中体会了句式的用法,学生习作的语言更精彩了。当然,模仿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一味地模仿,不会创新,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我们强调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使学生形成好的文风。
作文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写作,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变换文体练习写,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如《鲸》一文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由于本文是说明文,内容较枯燥。因此,我就请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用第一人称来介绍鲸。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有所提高。教学《秋思》这首古诗,可以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将这首诗写成一篇现代文,不但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我还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把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改写成其他文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梦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对好的文章,好的语句,可以反复阅读,直至完全理解背诵。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书读得多,背得多,在写作时候就会信手拈来,学生就会深刻地感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整合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50421e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