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2022-12-09 08:2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欢迎阅读!
中国,变迁,城乡,当代,关系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经过60余年变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城乡关系转换相结合,其主题顺应时代要求 发生了三次转换,即城市领导农村、城乡分治和城乡统筹。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思想

第一,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是社会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重要表征, 城乡对立既 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亦具有把居民划分为 两大阶级”,使阶级对立的消 极作用。城乡对立的深层次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 述如何解决住宅问题的时候指出住宅问题,只有当社会已经得到充分改造, 以致可能着手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这个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已弄到极端地步的 对立时,才能获得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灭这种对立, 反而不得不使它 日益尖锐化。”

第二,消灭城乡对立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完全实现的。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反复坚定的指出了肖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 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 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人们只有在消灭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 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这完全不是空想。

第三,城乡融合要以废除私有制作为前提,当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农村经 组织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城乡关系就会从对立走向融合。

马恩在详细剖析城乡对立根源和造成的深刻影响后,按照唯物史观的原理, 述了城乡融合的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农村经济组织条件。物质条件 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和协调安排。社会条件即消灭资本 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经济组织条件是指农民在无产阶级专政 的条件下通过合作社组合成大规模经济,这是城乡融合的必要条件。

第四,城乡融合能够促进社会全体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创造性地实践了马恩的城乡关系思想。 列宁结合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的实际,对于如何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推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谈了自己的几 点设一是走工农业结合发展的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二是推进农村人口城 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 差别。四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消除城乡差别。五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 城市领导农村新中国前30年的城乡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一历史时期城乡关系的 主题是城市领导农村。这一历史时期通常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 两个阶段。

1953年到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 市领导农村的政策取向更加明显。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农副产品统 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更加得以凸 显,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的支持, 主要是 通过提供农业税、低价的农副产品通过统购统销和剪刀差形式,就是通过提 农业产品的剩余来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和降低成本。

三、 乡分治改革开放后城乡关系的时代变革

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这一历史时期城乡关系 的主

1




题是城乡分治。在城乡关系问题上,这一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 1978年改革开放的提出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第 一阶段,从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为第二阶段。

我国的改革起始于农村,自1978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惠农政策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从体制层面城乡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得 到突破,特别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使得制约农业 与农村发展问题更加凸显。

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从这些文件中的政策取 向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的农村经济政策由 控制”转向了放活” 一些政策得以 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家庭联产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 城乡 治”的二元体制。但在 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框架下,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路径 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方式转向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大 量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来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 城乡统筹新时期城乡关系的调整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城乡关系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统筹城乡 关系成为时代的主题。统筹城乡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在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 为工业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的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的城乡统筹之路指明了方向。

五、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的经验与启示

纵观当代中国60多年城乡关系的变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验与启 示。 第一,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是城乡关系理论的立论基础。 我们党 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将农业发展作为在长期实践中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 始终强 调没有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 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第二,推进现代化始终是城乡关系转换的目标指向。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 重工业优先发展决定论,还是当前努力现实的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国家的目 标指向始终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尽管农村和农业在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曲折发展,但以推进现代化促进城乡关系的目标指向始终没 有改变。

第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是城乡关系转换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 大以来,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在生 产要素和公共资源配置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和农业的倾斜力度, 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在城市经济的驱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实现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关系的价值追求。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129162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e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