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理论解析

2022-12-10 10:25: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理论解析》,欢迎阅读!
马克思,异化,解析,理论,思想
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理论解析

异化在近代西方是一个哲学社会学的概念,意为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德国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分别从自我意识、绝对精神、宗教等意义上引入和使用了异化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一个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概念,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自己创造的某种东西,反过来支配和控制了人自身。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和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多次使用这个概念,用以说明劳动异化现象,即劳动者创造了资本(财富)但是反过来却要受到自己创造的东西资本的控制。以此来审视,人类创造的文化以某种方式奴役并控制人类自身,便是文化的异化。《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实践这一人类本真的存在展开了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异化的思想,我们应该好好去探究。 一、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对文化异化问题的阐释,是从对人的本质、文化的本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寻开始的。而对人的本质与对文化的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互为认证的过程。在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只承认理性或精神是人的本质,所以他们只能把纯粹的精神产品、理性产品理解为文化,也只能在这种狭窄的文化视野中观照和展开人的本质。[1]马克思则扩展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他把实践纳入人的本质和文化思考之中,从而超出了把精神产品视为唯一文化产品的狭隘观念,大大拓展了文化的视域。

(一)从人与劳动实践的关系中探寻文化的起源。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直接界定文化但在对世界进行的划分中,把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划分出来。被马克思加以区分的世界,即自然界、人、人化的自然。手稿中,马克思首先肯定了人与自然一体的状况,把自然称之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在经过改造之后,自然界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马克思不只是从结果来看人的创造,而且还注意到活动本身的意义,即这种生产是人能动的类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方式,这样,从过程到结果,一种有别于自然文化形式得以显现出来。马克思讲的生产和改造对象世界,无疑都是指劳动实践人所特有的活动。马克思通过劳动,摆脱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形成了对文化研究的唯物史观的视野。

(二)文化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理解文化的本质的。文化形成的过程即是人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同时,人在这个过程中证明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使人由自在的生理需求者提升为自为的创造主体,如手稿中所说,劳动是&&人的自为的生成[2]163。马克思继而通过两个尺度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在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说,人的自然属性都在长期人化过程中形成了人类文化的新质。人在劳动中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在劳动成果中体验着快乐与自由,因此,马克思说,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对象化都是必要的[2]126文化的必要性也从人的提升的角度得到确认。劳动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式,一方面创造着人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创造着人本身,人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可见,马克思把文化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看成是劳动的外化。所以其异化劳动的理论也理应蕴含着文化异化思想。 二、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实践却背离了人的本质,劳动沦为一种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力量。物质世界人的本质的异化必然带来精神文化世界的本末倒置。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批判现实的劳动异化和人本质异化的状况,进而上升为对文化异化的批判。

(一)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却成为束缚人的精神和创造的异己力量。手稿中,马克思说道: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


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3]52从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关系而言,本来,劳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发挥形式。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与对象建立关系,人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从人所获得的自我肯定和欢乐而言,劳动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但是,在私有制的形式下,劳动者通过劳动并不能得到物质财富的满足,而是遭受从物质到文化的摧残,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给工人的却是物质的赤贫和精神的匮乏。这样,在本质上,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反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自我异化[2]951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成为反过来压迫工人、束缚工人的精神和创造的异己力量。

(二)文化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却成为个人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这是从劳动者与自己所应该具有的人的类本质的关系而言。所谓人的类本质,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马克思在手稿中讲人作为类存在物时,强调的正是人的基本机能,即劳动行为。马克思在对比人动物时指出: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因而生产劳动实际地证明了人是类存在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511be2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