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游褒禅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新疆喀什2022届高三三模)》,欢迎阅读!
新疆喀什地区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选自《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点。 D.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答案】10. D 11. C
12. (1)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2)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于是余有叹焉”句意完整,“于是”作状语,“余”作主语,“有叹”作谓语,“焉”为句尾语气词,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意思是“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这个句子是在解释原因,“求思之深”与“无不在”前后语义衔接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观:景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意思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拥”,持,拿;“愈”,更加;“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2)得分点:“仆碑”,倒地的石碑;“谬”,弄错;“名”,说出(真相)。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4fd04f3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