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主要应对方法

2022-06-16 14:07:4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主要应对方法》,欢迎阅读!
心理问题,初二,应对,主要,方法
初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主要应对方法

(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 吴晓璇)

中学时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时期。中学生成人感、自立意识不断增强,心理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附、半独立状态,他们和成人一样感受着来社会方方面面及学习中的压力,这就成了心理疾患的“病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等。因此,全面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矫治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当成为当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初二学生尤为明显。

一、初二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表现。

初二是一个问题多发的年级这个年级的学生少了初一时的天真,也没有初三的认真和踏实。更多的是叛逆,用老师和家长的话来说就是,越来越难管,越来越想不透这些孩子在想什么,初二的孩子却是很让老师操心,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的专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初二现象”,似乎是一个新发现,其实是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集中反映。 第一、 女生的孤独感

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因为她们开始自我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是内心的封闭又让人很难走进她们,因此会产生孤独感。孤独感一旦形成,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行为,强烈的内心活动与外界的不适应,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一系列与年龄不符的行为。如早恋、行动怪异、孤僻离群、对冷嘲热讽尤其敏感;意志消沉,喜欢在文学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自怨自艾、情绪不稳。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也无法割舍对小说的厚爱,影响课堂听课,甚至有的孩子开始写小说,小说中充满了幻想,对友情、爱情的描写美伦美幻,不食人间烟火。 第二、不愿“揭短”的心理现象

这个不愿“揭短”即包括自己犯了错误不愿意承认,也包括别人犯了错误不愿和老师沟通。初一的时候老师在班级里问,今天谁没有出早操,马上会有学生说,老师某某没出操,其他学生也会点头表示配合。可到了初二情形大变,班里的教学用具被打坏都没有人说出来,期间不管是破坏教具的同学自己,还是其他看到的同学都不肯把事情说出来,大家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对老师是“三缄其口”。 第三、学生的“早恋”现象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以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爱慕已成为一种有规律性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如果在生理上有对爱的需要,自身有这种渴望,以及青少年特有的探秘心理和求知欲等,就能导致对性的信息反映比较敏感,而且往往以过分的情感体验代替理智的反映,产生偏离的行为。 第四、优等生的“叛逆”

初二的时候,学生进入青春期,人心躁动。世界观、人生观开始逐渐形成,但是有很大的波动性,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会出现偏激现象。受障碍以后采取和原发动机反向的行为,是逆反。逆反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其情绪反应亢奋。有些优等生心高气傲、听不得批评、将错就错、不顾一切、一错到底。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第五、冲动性和易受暗示性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有时会凭一时冲动行事,有时又会盲目自信、固执己见,对父母的要求符合己愿的就办,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就拒绝或打折扣。


初二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轻易接受不良影响也快,特别是对具体形象的模仿尤其快,有时不良的形象甚至是反面人物的形象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以至产生过错行为。

第六、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

随着生理上成熟和社会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初中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既要

想摆脱父母和成人的束缚,拓展自己的空间,又存在遇到不适应新条件的困难,需要依靠成人帮助。一旦他们的独立性、好胜心受阻碍,就会产生走极端心理,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如果这种独立性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冲动,异想天开,以致采取寻求刺激、新鲜的盲目行为,产生不良结果。由于他们在经济上、思想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不能完全独立,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还是要找同学或同伴商谈,有些问题还得依靠父母或教师解决。这就表现出其依赖性的一面。因此,正如通常人们所说初二是各方面两极分化最严重阶段,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二、家庭教育的注意点 第一、针对早恋

1、在家庭中和孩子认真就“早恋”的话题进行一次深入讨论。

家长把握一个原则:不是不准恋爱,而是不到时候;不是不可以恋爱,而是对学习身心有害。公开自己的观点,和孩子做坦诚的交流,不先下结论,倾听孩子的看法,然后因势利导。不盲目恐吓,不盲目杜绝,而是疏导为先,说理为本。

2、让孩子有一个家庭的感情寄托。

一些家长平时忽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忙自己的工作,忙自己的生意,忙自己的休闲娱乐。几乎不主动很孩子交流,如果谈得上交流的话,就是考试后要分数。这直接导致孩子和家长心理距离的疏远,在家庭中寻求不到感情寄托的孩子,于是把目光投向异性学生,早恋现象也就发生了。

第二、 针对学生的独立现象出现

1允许孩子有独立的私人秘密。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不要乱翻孩子的书包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拉大与家长的距离。

2、不苛求孩子像童年一样和自己说知心话。只要孩子能在家长面前从容表达自己真实的对问题的看法,就是家庭氛围和谐融洽的表现。这时候家长能用心倾听,并对等和孩子讨论,不要充当裁判者,以权威自居,粗暴判断是非。

3、平时注意观察孩子交往的对象。和哪些人交往?这些人品质怎样?在活动中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回家后孩子的谈话、行为表现是否异常?适当的时候和老师进行联系,告诉孩子的表现,力争全面的了解。在这方面,家长也不要对孩子过于信任。



第三、针对由考试分数引发的心理变质。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分数有执着的痴迷,对孩子一味要求,永不满足。孩子这次考了九十八分,兴高采烈回家报喜。母亲劈头一句:“班级一百分有多少?你为什么不考一百分?”孩子被兜头一盆冷水,学习热情能高吗?孩子尝不到被肯定的快乐,长期以往学习动力下降,觉得总是没有成功感,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减退。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对父母亲情的淡漠,甚至反感。所以,家长应该也对孩子有适当的鼓励。

1、看孩子努力的过程,看平时学习的状态,看孩子“在路上”的行走态度。

2、心态平和,对分数平时看淡一点,看开一些,给孩子减分数的压力,增平时努力过程的监管。这样在考场发挥时,孩子因为不受到分数的心理压力,反而发挥正常甚至超常,


而如果一看到试卷就想到最后分数怎样,心态不好引起情绪紧张,就会发挥失常。 3学习成绩方面,找薄弱学科,重点攻克,保持平衡发展。

最后强调家庭教育的几个注意点:

一、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争吵、抱怨、埋怨、冷战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学习干扰很大。一对父母争吵时孩子身处其中,然后对母亲说:“我长大后不结婚了,因为婚姻是如此可怕。”大家看家庭环境多么重要。此外我想说的是父母难免不吵架,但必须有一个原则:家庭矛盾尽量避开孩子,更不能把孩子拉入其中。

方法:让孩子一起和大人做家务,在劳动中感受和谐,和孩子一起散步、一起购物、一起参加亲戚的家庭聚会等。

二、家庭的环境也影响孩子的情绪。

(例子说明,开始成绩好,下降原因是父亲做生意,经常到家里聚会喝酒,打牌等,后来家长意识到问题,改正后,孩子成绩也保持稳定了。 三、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

误区:1、把教育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

2、认为家长责任就是管孩子“吃好穿好给足钱”中国父母名言“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取得成功,在各位家长配合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得更紧密。使每一位孩子成材成人,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454c01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d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