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想象》,欢迎阅读!
想象
一、 想象的定义
人们可以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保存在头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在大脑中呈现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称为表象。有了表象,人们又可以把表象的内容作为素材,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改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就是想象。概括的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 想象的种类
根据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和有意想象(随意想象)。
1.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课堂上教师讲起山脉和河流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去旅游的画面;上课时走了神,想起和朋友聚餐的情景。这都属于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2.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图和任务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程度的不同,随意想象又可再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人们根据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阅读文学作品时,头脑中出现作品所描绘的画面,看到交通标示时头脑中出现前面路况,这属于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作家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画家构思一幅图画,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的服装款式等等,这都属于创造形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三、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教学中首先应该注意营造宽松自由的气氛,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对于那些富于想象的学生应给与充分的重视、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其次应注意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向学生多提一些有利于展开想象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形成爱想敢想的习惯。再次,教师还可通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深受感染,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
4.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或图标所标志的意义 再造想象是由一定的词语和一定图标标志引起的,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和图表所标志的意义,才能引起正确的再造想象。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5.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条件,表象储备愈丰富,想象的内容愈丰富。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和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充实头脑中的表象储备,为发展想象打下基础。
6.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选择和充分利用有助于开展想象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可以发挥想象的潜在因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428f53483c4bb4cf7ecd1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