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幽州台歌》原文、书下注释、译文》,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译文,注释,原文](/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6.jpg)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2,独怆然○3而涕○4下!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1选自《陈子昂》(中华书局1960年版)。幽州台,即蓟(jì)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
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2[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
3[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
4[涕(tì)]眼泪。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cd6e1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