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2022-05-24 09:19:5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欢迎阅读!
大气,温度,变化,时间
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地表从太阳辐射得到大量热量,同时又以长波辐射、显热和潜热的形式将部分热量传输给大气,从而失去热量。从长时间平均看,热量得失总和应该平衡,因此地面的平均温度维持不变。但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得多于失,地面有热量累积而升温,从而导致支出增加,趋于新的平衡。反之,当失多于得时,地面将伴随着降温过程。由于在这种热量收支平衡过程中,太阳辐射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随着日夜、冬夏的交替,地面的温度也会相应地出现日变化和年变化,且变化的幅度与纬度、天气及地表性质等影响热量平衡的控制因子有关。此外地面温度的变化也会通过非绝热因子传递给大气,大气温度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一)气温的日变化

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 1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2、变化原因:

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却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为什么?)

这是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得热,一方面又向大气输送热量而失热。若净得热量,则温度升高。若净失热量,则温度降低。这就是说地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地面当时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从图230中看出,早晨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热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放出的热量,气温也跟着上升。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

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而少于失去的热量,这时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损失,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13时左右。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



3、影响因子

①纬度:低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高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低纬气温日较差最大,中纬次之,高纬最小。据统计热带地区的平均日较差约为12℃,温带约为8—9℃,极圈内为3—4℃。

②季节:在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最大,冬季最小所以夏季日较差最大冬季最小,这一变化在中纬地区最明显。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这是因为气温日较差不仅与白天的最


高温度值有关,还取决于夜间的最低温度值。夏至日,中午太阳高度角虽最高,但夜间持续时间短,地表面来不及剧烈降温而冷却,最低温度不够低。所以,中纬度地区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初夏,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③地形:凹下的地形(盆地和谷地),在白天空气与地面的接触面比平地大,因而空气增温强烈,再加上地形闭塞,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扩散,所以白天凹地比平地气温高;夜间冷空气在凹地内堆积,气温低。因此,凹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平地要小。在春秋两季凹地很容易受霜冻的危害(俗语:霜打洼地)由于坡度及空气很少流动之故,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都较大,日较差大。而小山峰等凸出地形区,地表面对气温影响不大,日较差小。

④下垫面的性质:海洋上日较差小于大陆。

⑤天气情况:有云层存在,则白天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最高气温比晴天低。而在夜间,云层覆盖又不易使地面热量散失,最低气温反而比晴天高。所以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图2·31)。



由此可见,在任何地点,每一天的气温日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不是前一天气温日变化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考虑上述诸因素的综合影响。

气温日变化的极值出现时间随离地面的高度增大而后延,振幅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冬季约在0.5km高度处日振动已不明显,但夏季日振动可扩展到1.5km2km高度处。 (二)气温的年变化

1、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类似,如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原因,使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一天(北半球夏至和冬至),也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6月和12月),而是比这一时段要落后12个月。

大体而论,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沿海落后较多,内陆落后较少。 2、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月为最低。海洋上的气温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3、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


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是:低纬最小,高纬最大。即高纬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低纬地区。 同一纬度,海上气温年较差小,陆上的年较差大。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区域冬夏两季热量收支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在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到20—60℃。



②海陆

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内陆地区;干燥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③地形地势

盆地的年较差要大于山地的气温年较差。 ④植被

植被多的气温年较差小于植被少的气温年较差。

4、根据温度年较差的大小及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可将气温的年变化按纬度分为四种类型。

1.赤道型

它的特征是一年中有两个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春分和秋分以后,因赤道地区春秋分时中午太阳位于天顶。两个最低值出现在冬至与夏至以后,此时中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年中的最小值。这里的年较差很小,在海洋上只有1℃左右,大陆上也只有5—10℃左右。这是因为该地区一年内太阳辐射能的收入量变化很小之故。

2.热带型

其特征是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在夏至以后)和一个最低(在冬至以后)年较差不大(但大于赤道型),海洋上一般为5℃,在陆地上约为20℃左右。

3.温带型

一年中也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夏至后的7月。一个最低值出现在冬至以后的1月。年较差较大,并且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海洋上年较差为10—15℃,内陆一般达40—50℃,最大可达60℃。另外,海洋上极值出现的时间比大陆延后,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


4.极地型

一年中也是一次最高值和一次最低值,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暖,年较差很大是其特征。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日较差减小而年较差却增大。这主要是由于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比低纬度地区小,即纬度高的地区,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比纬度低的地区小,而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在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大的缘故。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气温变化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例如:P52划线部分)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则气温显出周期性变化;相反,就显出非周期性变化。不过,从总的趋势和大多数情况来看,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周期性还是主要的。






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上一节我们讲了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这一节我们讲一下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比如冬季我国东北地区已是白雪茫茫冰封大地,而海南则仍是郁郁葱葱,百花争艳,同一时刻两地气温可相差几十度。

再如珠峰,山下是茂密的森林,山中部是绿油油的草原。山上常年积雪。山上、山下景色截然不同,足见气温的垂直变化(泰山)。

一、气温的水平分布

1、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地点的连线。

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气温分布特点。那么怎么在等温线图上读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呢,下面我们将介绍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是有关知识。

①温度数值

温度数值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某一地区的温度是多少,以及相同温度的地区。 ②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稀疏,表示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说明各地气温悬殊。 ③弯曲程度

如果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的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

④走向

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说明该地区的温度比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说明该地区的温度较同纬度的温度低。

⑤其他的影响因素

如果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温度随纬度而不同,即以纬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气温的分布受海洋影响较显著;如果与山脉走向或者高原盆地边缘平行的话,说明气温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

⑥等温线呈封闭的曲线,线内温度高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为盆地;线内温度低的话是山地。

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①纬度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从赤道向两极,其值逐渐减小; ②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最大差异为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同一纬度上海陆气温分布是不同的。冬季海洋相对于同纬度大陆是热源;夏季则正相反。

③海拔高度

它的影响表现为在同一地区,高度不同气温明显不同。不过,实际在绘制等温线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同一高度即海平面上,以便消除高度的因素,从而把纬度、海陆及其它素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3、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知道了等温线图如何判读,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一月份和7月份的全球海平面的等温线


图。我们用1月份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和南半球的夏季,7月份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对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的特征,可作以下分析:

①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明显的看出,等温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②冬季等温线比夏季密集; ③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夏季相反;

④最高温度带不在赤道上,而是在北半球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 ⑤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

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总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这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就多,气温就愈高。离地面愈远,气温愈低。其次,愈近地面空气密度大,水汽和固体杂质愈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愈大,气温愈高;愈向上空气密度愈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越少,因此气温就越低。

2、对流层的底部受地面影响最大,中上层受影响较小。

对流层的上层平均为0.65-0.75/100m,在中层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5-0.6/100m,层的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3-0.4/100m

(二)逆温 1、定义

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2、影响

逆温现象形成的原因有辐射冷却、空气平流、下沉增温及近地面空气的湍流混合等。 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3、类型

①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的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的形成:形成的有利条件: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冬季;山谷盆地地区。



②湍流逆温: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湍流逆温的形成: 湍流混合层是稳定的大气层结:

湍流逆温出现在湍流减弱层,即湍流混合层与未发生湍流的上层空气之间的过渡层。

其形成过程可用图2·36来说明。图中AB为气层原来的气温分布,气温直减率(γ比干绝热直减率(γd)小,经过湍流混合以后,气层的温度分布将逐渐接近于干绝热直减


率。这是因为湍流运动中,上升空气的温度是按干绝热直减率变化的,空气升到混合层上部时,它的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混合的结果,使上层空气降温。空气下沉时,情况相反,会使下层空气增温。所以,空气经过充分的湍流混合后,气层的温度直减率就逐渐趋近干绝热直减率。图中CD是经过湍流混合后的气温分布。这样,在湍流减弱层(湍流混合层与未发生湍流的上层空气之间的过渡层)就出现了逆温层DE



③平流逆温(冬季沿海)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作用,愈近地表面的空气降温愈多,而上层空气受冷地表面的影响小,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现象。这种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称平流逆温(图2·37)。但是平流逆温的形成仍和湍流及辐射作用分不开。因为既是平流,就具有一定风速,这就产生了空气的湍流,较强的湍流作用常使平流逆温的近地面部分遭到破坏,使逆温层不能与地面相联,而且湍流的垂直混合作用使逆温层底部气温降得更低,逆温也愈加明显。另外,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可使平流逆温加强,而白天地面辐射增温作用,则使平流逆温减弱,从而使平流逆温的强度具有日变化。



④下沉逆温

如图2·38所示,当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时,因气压逐渐增大,以及因气层向水平方向的辐散,使其厚度减小(h'<h)。如果气层下沉过程是绝热的,而且气层内各部分空气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这样空气层顶部下沉的距离要比底部下沉的距离大,其顶部空气的绝热增温要比底部多。于是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当下沉到某一高度上,空气层顶部的温度高于底部的温度,而形成逆温。例如,设某气层从空中下沉,起始时顶部为3500m,底部为


3000m(厚度500m),它们的温度分别为-12℃和-10℃,下沉后顶部和底部的高度分别为1700m1500m(厚度200m)。假定下沉是按干绝热变化的,则它们的温度分别增高到6℃5℃,这样逆温就形成了。这种因整层空气下沉而造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下沉逆温多出现在高气压区内,范围很广,厚度也较大,在离地数百米至数千米的高空都可能出现。冬季,下沉逆温常与辐射逆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从地面开始有着数百米的深厚的逆温层。由于下沉的空气层来自高空,水汽含量本来就不多,加上在下沉以后温度升高,相对湿度显著减小,空气显得很干燥,不利于云的生成,原来有云也会趋于消散,因此在有下沉逆温的时候,天气总是晴好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be5a5a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