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贪泉碑与石门返照》,欢迎阅读!
贪泉碑与石门返照
2009-01-25 20:29:35| 分类: 广州记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广州城区西北面,有个地方叫石门。
它地处郊外,似是为世遗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曾几何时,它是广州水上交通的门户。小北江之水奔流而下,这一带河水湍急,水面宽阔,舟舸穿梭,风光旖旎,早在宋代便以“石门返照”名列羊城八景,遐迩闻名。我国一代文豪苏东坡暮年路过这里,有感而发,留下他人生最后一篇题壁诗。
由于石门是南北交通要冲,这里曾弥漫滚滚硝烟,流传许多故事。那一泓据说会使人变得贪婪的泉水——贪泉,便承载了其中最动人的故事。它与晋代一位名叫吴隐之的清官紧密相连。“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的这首《酌贪泉》,至今读来仍发人深省……
石门和虎门,曾是广州的天门地户。自秦代以来千余年中,石门是从北方水路进入广州的重要水道,在隋唐以前,更是进入广州最后一道门户。时光倒流至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那时的岭南地区,还是一片相对隔绝的神秘土地。这里丘陵星罗棋布,森林翳密,蜿蜒巍峨的群山阻隔了陆路,幸好纵横交错的密集河网,为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当时,人们从中原、江南或西南地区进入岭南,几乎必循水路。 作为南国都会的广州,从那时开始成为河海交接的港口城市,而石门是从北方水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
那时,石门形势险要。据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中记载:“石门山,两山对峙,横截巨流,南北往来之冲,屹若门阙。”北江的支流小北江,在这里横穿过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岩石山岭,河道收束,两岸两座小山对峙,夹对如门,崖岸岩石露出,故名“石门”。
石门作为广州门户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直至大约在晋代以后,白坭河上游逐渐淤浅,大船向南转走芦苞涌或西南涌,其后,这两条涌也逐渐淤浅,船只便取道南边的佛山水道,经芳村花地河出白鹅潭,不需要再经过石门,石门作为广州门户的作用才失去。 石门地处水路要塞,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多次战争。 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武帝十万大军讨平南越之战。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被司马迁写进《史记》。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国宰相吕嘉策动政变,杀死了第四代南越王及太后,欲与中原分庭抗礼。次年,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率领十万大军,以及夜郎、闽越兵六路进攻番禺(即如今广州)。
中原的金戈铁马,沿珠江水系河道顺流而下,吕嘉积极布防,在石门门户堆积山石,埋下伏兵,意图狙击汉军。楼船将军率领精锐部队,奇袭吕嘉军队,截获粮草船,打了一场关键性胜仗,然后分别从番禺东南用火攻,一天一夜后,获得全胜。汉军最终取得胜利,为石门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汉以后,发生在石门最激烈的战事当数在宋末和明末清初的两场战争。宋末,元军逼近广州,宋广东经略使布置守军在石门防卫。然而,因为文官贪钱,武将怕死,当元兵进攻时,只有黄俊独自苦战,结果兵败石门,不久广州失守,继而元灭宋于新会崖山。 清顺治七年(1650年),明清两军在石门交战,南明舰队被歼,清军扼石门围广州,南明派马宝、郭登两将军率铁骑反攻,在石门百姓的帮助下,暂解广州之围,这是南明在军事上最后一次大胜利。 石门悠悠千古,当战争硝烟弥散在历史烟云中,在这里发生的关于一位晋代清官与贪泉的故事,却在民间口耳相传中流传下来。
一过贪泉: 酌泉水咏诗明志
东晋末年,士族官僚们安于逸乐,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而当时的广州,已日渐发展成为海上贸易中心,外国商船经常带来许多奇异的珍宝,据说前来做官的官吏只要携带一箱珠宝返回内地,就可供几代人享用不尽,所以来广州上任的大官多是轻舟而来,满载而归。民间有云:“广州刺史但从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由于石门是必经之地,民间为讽刺这种现象,就把石门北岸的一口泉水叫做“贪泉”,意思是南来官吏一喝这里的泉水,便都变得贪婪无比。
广州刺史贪污受贿的丑事远播,隆安三年(公元339年),晋安帝派一代清官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欲革岭南之弊”。吴隐之接到任命后,立即携带家眷启程上路。 吴隐之临行前就听说过所经过的石门有一个贪泉,以往路过这里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白,宁肯忍着口干舌燥之苦,也绝不饮贪泉水。吴隐之却特地将船靠岸在贪泉附近,感慨地对同行的亲人说:“过了岭南而丧失清白,无非是自己有贪欲。不被私欲驱使,心绪就不会错乱。”说完,他走到水边,一面酌泉而饮,一面赋诗咏怀:“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列举伯夷、叔齐那样有气节的人,纵使饮了贪泉也始终不会改变他们纯洁的心灵,以此表达了他要以前人自律、不易节操的坚定立场。 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吴隐之在广州生活相当俭朴,每餐通常只有青菜,有时加点比鲜鱼还廉价的鱼干。在任时所穿的衣服也都是以往穿过的,他把官府规定供给他的器物也都送回府库堆放起来,不了解吴隐之的人都说他矫揉造作,为博虚名,然而吴隐之并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动,始终坚持去奢务俭的节操。 后人为纪念吴隐之这位难得的清官,也为警戒后来的贪官污吏,便特地在石门竖立了一块“贪泉碑”,并将他那首《酌贪泉》刻在石碑上。 二过贪泉: 怒投沉香成小洲
吴隐之清廉自律,却生不逢时。元兴三年(404年),卢循率农民军火攻广州,吴隐之一家成为俘虏,后经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刘裕说情才得以遣返。吴隐之离任北上之时,乘小船来到市郊石门,相传那天猛然间天昏地暗,狂风暴雨直摧桅杆,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妥,自省并无丝毫贪欲,便下令家人检查行李,没发现什么南方佳品,只有他妻子偷偷带在船上的一斤沉香。
吴隐之大怒,愤然将沉香投入江中,奇迹出现了:不到片刻,浪息风偃,雨霁云散,江天一派清朗。此后,江心冲击起一处小沙洲,后人把这处沙洲称为“沉香浦”。如今,这个小洲仍然立于珠江水中央。
吴隐之的事迹感动了百姓,也被岭南为官者引为风范,石门贪泉因此闻名。
相传宋代淳熙初年,福建泉州人李纶提举广东,刚好堂兄李维也要到恩平任职,兄弟二人在石门江边告别,互相勉励要为官清廉,李纶讲到激昂处,端起酒杯对天发誓:“倘负军民,有如此水!”说完,将杯子丢入江中,杯竟一直停在水面不沉没,兄弟俩果然也都因廉政而被称道。据史料记载,当时百姓为此编出了一段歌谣:“石门之水清且清,晋吏一歃千古荣。争如李公投杯盟,水流汹汹杯停停。”
昔日石门,濒临清澈的流溪河,葱茏苍郁的古树环抱,每当朝阳升起和日落时分,满天霞彩与清澈的江水组成了一幅奇丽的景观。古代流传一句民谚:“阳春三月望蜃楼,返照石门在九秋”,意思是在农历春末秋初,可在石门山附近偶然会碰上雨后返照出来的海市蜃楼的奇景,也称“石门返照”。
石门美景自宋代以来,像磁石一样,吸引人们前去游览观赏,这当中包括我国一代文豪苏东坡。
据说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63岁的苏东坡由海南前往永州(今湖南零陵),途经广州,于是游览石门北面的灵峰山。当时这座山仍在江中,山上有一座小寺,名叫普陀院,仿佛是江苏金山寺的缩微。苏东坡曾畅游过金山寺,他深感此地与金山寺风景相似,自己仿佛来过,有感而发,因而赋诗题壁:
“灵峰山上普陀院,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此时,苏东坡已是暮年,壮志未酬未免消沉,沉浸在佛学世界的他,翌年到达永州就去世了,在他的所有题壁诗中,在石门所留下的这块诗碑是绝唱。他在诗中以“德云”和尚自况,德云原是印度佛经中的高僧,妙高台原在金山寺,这些都不过是苏东坡的比拟之词,诗人要表达的也许是对岁月流逝的不胜唏嘘。
后来,普陀寺僧人为吸引游客,真的在寺后建了一座妙高台,还在寺中立起“本寺堂上开山德云老和尚之位”的神龛,供人膜拜。普陀院由于东坡题诗而香火大盛,扩建为寺,后为清代战火所毁,今已湮没无存。但东坡诗碑却于上世纪50年代末被发现,如今由广州文物部门保存。
寻找石门贪泉遗址是一次不容易的旅程。它位于石井镇庆丰村辖内的石门村,但在地图上没有标示遗址具体位置,只有一些以石门命名的名字。询问曾到过现场的文史研究者,无一能说出其具体位置。从增槎路向西转到凤鸣路,再往西北方向进发,只见两边都是繁忙的货运场、停车场,贪泉遗址究竟在何处?
据史料推测,贪泉应该位于江边,几经兜转,我们找到一条能通向江边的路:庆隆路。庆隆路尽头转弯,便是石门疗养院,再驱车前行不多远,路过草头渡口,穿过一排盘根错节的古榕树,我们终于找到传说中的贪泉。
那是一块沧桑的石碑,孤单地屹立在一座古老的观音庙前面,高约2.3米、宽0.8米,上面赫然丹书“贪泉”两个大字,大字上方,刻着吴隐之那首流传千古的《贪泉诗》。石碑左边小字是落款:“郡人右布政使李凤等立”。这座贪泉石碑是1964年制作的复件,真件在1963年已被移至广州博物馆的碑廊。
贪泉几经浮沉。据史书记载,五代时,南汉皇帝听到“贪泉”这个名字就不高兴,于是派人用石把泉填了,这口泉从此湮没不存。但人们并没有忘记吴隐之,到了明代后期,人们在石门山冈上建造吴隐之祠,以表示对他的怀念,祠内有吴隐之的石刻像,祠前则建贪泉亭和水月岩,祠的大门上有一块匾,写着“清风万古”四个大字。
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宫室亭台全部被毁。在贪泉石碑、观音庙一带行走,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不少散落各处的残垣断壁,上面的字有的依然清晰可辨,有的在时光洗礼中已然模糊,这些可是昔日痕迹?石碑后面的观音庙,实际是位于一座山崖里,在它后面陡峭斑驳的崖壁上,仍可辨认“水月”二字,如行云流水般的笔法,让人依稀能想象当年模样。 根据文史专家介绍,贪泉前面的江面,便是当年石门返照美景所在。此刻北风瑟瑟,满地黄叶随风飞转,站在贪泉碑附近向江面望去,但见江水在脚下缓缓流淌,一艘艘运沙船、货船,伴随轰隆的马达声,从眼前缓缓驶过。远处水道狭窄处,两边各矗立一个巨大的钢筋水泥石墩,那是正在施工的铁路工程。这也许便是当年石门山所在吧?随着水陆变迁,当年形势的险要也不复见。
然而,石门千年风景并不是无迹可寻。十多年来在观音庙前卖香火的娥姐,是石门附近的潭村人。她告诉我们,当地人管这个观音庙叫“土生窑”,这一带水域叫西华海。从11月初到12月冬至前后,天气晴朗的时候,约从下午四点到五点,这里落日美得无以复加。 那时,太阳从对岸的天边徐徐下山,天地间仿佛被笼罩在晚霞绚丽的色彩之中,原先暗淡的江面也浸在一片金色而温暖的光线中。随着时间逝去,斜阳余晖照射的光线渐渐向上移,岸上古树、观音庙逐渐被镀上了层层金边,反射出柔美的光,令人仿佛置身梦幻中一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a0fcf64693daef5ef73d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