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婆的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阿婆的随笔散文
阿婆的随笔散文
在我们那儿,大家把奶奶称呼阿婆。我的幼年伴随在阿婆膝前成长。小时候,奶奶哄我吃饭,教我说话,生病时还喂我药。
因为爷爷英年早逝,他在孙辈们脑海里只是个称谓,只是个远在天边的亲人。那时候,一家八口的重担落在了阿婆肩上。两个伯伯和父亲相继成家立业,四个姑妈相继出嫁生子。阿婆刚想松口气,恰逢挣工分养家糊口的年代,大伯母把年幼的堂哥推到阿婆面前。阿婆又开始带养孙辈,一个接一个。我是幺孙,母亲把我推到阿婆膝前,我未满两岁,阿婆已经衰老。她小脚,视力模糊,白天黑夜浑浊不清。父母为多挣工分,每天大清早送我去阿婆家里,傍晚接我回家。有时候傍晚回来吃口饭,又匆匆忙忙出去了。我玩累了犯困趴在凳子上睡觉,阿婆生怕我受凉睡不好,就摸索着抱我起来洗脸洗脚,然后把我放到床铺上,再去忙别的活儿。有时候一觉睡醒,父母亲还没收工回来,我就哭喊着找妈妈找爸爸。阿婆放下蒲扇,摸索着抱我喂水,撒尿,哼童谣哄我睡。她蹒跚地走路,艰难地喘息着,从早忙到晚。
我在阿婆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可阿婆渐渐衰老,患过几次眼病,几乎双目失明。阿婆平时拐不离手,足不出户。还坚持自己做饭,孙辈们轮流帮忙挑水,送菜。她熟记灶台在哪个位置,茅房在哪个方向,水缸在哪个角落。摸索着缝缝补补洗洗刷刷,竭力减轻儿孙们负担。耄耋之年,认定自己来日无多,念叨要看望几个弟弟,回娘家“辞路”。她说自己当年拖家带口缺吃少穿,多亏这几个弟弟资助周济,做人要知恩图报。路途不算遥远,对于小脚,拄拐,几近失明的阿婆算是“天路”。哥哥姐姐下地干活,护送阿婆的任务落到我头上。阿婆许诺我上学奖励我一个新书包,鼓励我好好读书,但绝不读死书,要学以致用。阿婆斜背一只蓝布包袱,里面装几件换洗衣服,几份送弟弟的礼物。我踢着小石子在前面引路,她拄着拐杖在后面趟路。紧紧拽住我的`手反复嘱咐我不乱跑,注意路上的单车,汽车和路边的野狗。 上学以后,我和同龄孩子一样,放学回家割草放牛,晚上复习功课,去阿婆屋里次数渐渐少了。过了一两年,家里建起新房子,座落半山腰相隔老房子里多路。阿婆不肯搬离老屋,她说她已经与老屋的每一粒尘土每一声虫鸣融为一体。哥哥三四天帮她挑一回水,我两三天送一回菜。冬天寒冷,母亲吩咐我去帮阿婆暖脚。晚上听阿婆说话,把我两只脚夹进她腋窝取暖,听阿婆重重呼吸,打呼噜。星期天她早早起床,做饭留我一起吃。她掏出贮存坛罐里的锅巴粉蒸肉热给孙儿吃,自己张开仅剩三颗半牙齿的嘴巴,吸并不喜欢的红薯粥,夹煮萝卜。煎或热小碗烂熟寡白的肥肉,一点一点嗍。她头发灰白,躬腰,耷拉眼皮,手背青筋暴露。展示我面前的是一个亲人的年老体衰。我当时并不理解阿婆为什么会衰老。岁月正渐渐引导我步入中年,我逐渐明白自己迟早要走到这一天,会在晚辈面前展示老年的模样:手抖,眼花,耸肩缩背,满脸皱纹。坦然面对各种各样疾病带来的痛苦煎熬。
前些年,我漂泊异乡几年回趟家。无论阿婆住伯父家里还是住我们家里,每次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她会紧贴窗户喊我乳名,一声接一声喊,生怕我听不见转身离去。我进去扶她坐下,陪她说话。她咳嗽,费力地吐痰,颤颤巍巍从怀里摸出几粒干荔枝,叫我吃。她叮嘱我为人处世做到手稳,嘴稳,处处好安身;她说家风家规不能忘,学会自尊自爱,与人为善…… 我每次离开,阿婆都要起身扶着墙壁走出门外,面对我离去的方向站立许久。阿婆在我最后一次看望她后的两天离开了人世。临走前没有任何征兆,那是一个很寻常的傍晚,阿婆喝小半碗绿豆粥,摸索着回房睡觉了。母亲煮熟猪食焙熟红薯,拍掉灰剥掉皮,打发我侄女送去给阿婆吃。母亲见孙女喊了几遍未见动静,深感不妙,急忙奔去阿婆床前。掀开蚊帐,阿婆跟随爷爷去了遥远的天国,安安静静躺着,象个熟睡的孩子。她生养一群儿女长大成人,
又带养一群孙儿孙女长大成人,儿孙满堂,无疾而终。
阿婆一直有个愿望,迫切盼望我成家立业养儿育女,有生之年帮我看养孩子。我没有这个福气,晚婚晚育,孩子出生的时候阿婆已经逝世9年。孩子懂事的年纪,我对着挂在堂屋里的遗像,给孩子描述一个太阿婆——年年月月忙忙碌碌,从年轻忙到年老,从儿女出世忙到孙子成人……
清明时节,我带孩子给阿婆上坟,叫他跪在墓碑前叫太阿婆。孩子声泪俱下,我也声泪俱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7dc1ef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