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活着》叙述视角简析》,欢迎阅读!
《活着》叙事艺术简析
《活着》是余华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败家少爷徐福贵由养尊处优到一贫如洗,在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大跃进和自然灾害时期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经历流亡、饥荒、疾病、妻儿老小一个接一个地离他而去的种种苦难,最终在一头牛的陪伴下孤苦地活着的故事。苦难如影子一般,贯穿了福贵的一生,他几乎是经历了所有那个年代的人们可能会遭遇的苦难,可哪怕是沦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他也带着对苦难的深切感知,顺从地活了下来,既找不到支撑自己活下来的力量,也没有咬牙坚持的愤恨,余华对福贵这一生的注解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
余华在《活着》的序言中谈起这部作品的创作渊源,是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给了他灵感,这位在命运的无尽折磨下依然保持温良的老黑奴深深打动了余华,他也通过福贵的一生将这样的感动传达给读者,同时叙说着对生命朴实的认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样的认知让人明白活着本身就值得歌颂值得感恩,不抱有活着之外的任何期待,人的精神状态便能够在任何经历面前不致干涸,与命运和平共处,显示出最温驯亦最柔韧的力量,“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正是因为这种来自平凡之人的伟大生命力量,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深刻的灵魂,而这种力量的书写,也是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自觉的叙事艺术的高度体现。余华坦白,这部作品最初是以第三人称创作的,在难以为继时才在苦苦思索下转换为第一人称,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创作。实际上,余华对叙述视角的构思之精巧,远远不止视角的选择。故事是通过福贵对一位搜集民间故事的青年讲述自己的经历推进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结合,同时在讲述的推进中富有节奏地进行转换,共同构成了叙事的多重审视。
第一重视角,是福贵作为当事人对自身经历的感受,这种真切的感受是第三人称无法到达的细致,不仅能使读者深刻体会到种种苦难对福贵的沉重伤害,还能寻找到苦难倾轧下的福贵收获的点点滴滴的珍贵温情,福贵的人生走到最后时,依然能感到安心和满足,才能令人真正信服,读者在福贵的讲述中自然代入,仿若亲身经历,心情由沉重哀伤到逐渐宁静,那份“活着”的力量,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无声吟唱。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着同样活在那个时代的其他各式各样经历着苦难的人们,展示着一幅广泛的萧条而生生不息的图景。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米行老板千金出身却放弃了富足安逸的生活与福贵一生相守的家珍,少女时代的她简直是美的化身,高跟鞋踩在石板路上,就像敲打在福贵心房的雨滴,她本有机会回到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在福贵被抓走充军杳无音信的那段时间一直守在茅草屋里等他回来,她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家珍这一辈子受尽折磨,临终之际却只记得福贵在命运重压的喘息下给她的温柔怜惜。家珍是最温驯的妻子,福贵最混账的那段日子她都没有发过脾气,也有着最坚韧的灵魂,面对病痛她从未想过放弃,哪怕是自我厌弃也挣扎着继续求存,病痛哪一天没让她咽气,她就哪一天坚持活着的姿态,她甚至能劝不堪批斗折磨的春生不要寻死,她对春生说:“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生命中遭遇的苦难让家珍无法纤尘不染地呆在保护伞下,可她的美丽却在风霜摧残之下绽放出永恒的花朵,深深扎根在福贵的心上。读者通过福贵的眼睛看到每一个苦难中摇曳的灵魂,真实地感受到这份朴素的“活着”的力量,汇成一片海洋。
第二重视角,是回忆的视角,这一重视角与第一重视角实际上属同一重,却是另一层面的表达效果。首先在故事的讲述上,回忆的视角兼具第三人称的优点,解决了当事人在时间空间上受限的局限,使故事推进更顺畅,能够以事后得知的形式补充诸多福贵不在场无法见
证的细节,使故事更完整。而更重要的,还是福贵自己隔着一段时间,与自己命运的对话,如果是经历苦难的当时,福贵的撕裂般的苦痛会更清晰,他可能会精神崩溃,可能会生出很多无法继续前进的绝望,隔了这样的一段时光,我们却能感受到过一日算一日的老年福贵心态上的安详,“苦难前头还是苦难又怎么样呢,我还活着呀”,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吧。我曾经看过一段话,“如果一个人老了,他大概会连往事都记不太清楚。然后就会不自觉地添加许多想象,许多一厢情愿的滤镜,把一个平凡的片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塑造成一场高深莫测的电影”,福贵的回忆为他的生命连同苦难一起抹上了慈悲的色彩,而这层美化本身,就包含了福贵对家人和生命深沉的爱。
第三重视角,是聆听者的视角,福贵在讲述中与自己命运对话的同时,收集民间故事的青年也在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着这个老人,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的老人,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的老人,能够精彩地讲述自己的老人,“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他终有一天会接受大地的召唤,迎来人生无尽的黑夜,可他以平静的态度,等候这一天的到来。
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呢,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这就足够了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7a145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