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传统图案的吉祥寓意》,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国传统图案的吉祥寓意
作者:江雪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2期
[摘要]吉利祥瑞观念,是中国民众生存、生活的重要精神追求。这种对吉祥幸福的渴求,对生命存在的关注和信仰无所不在。求生、趋利、避害的意愿,贯穿于人们的生存过程,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价值与审美创造,使传统审美意识在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情感、审美趣味等方面与吉利祥瑞的意愿相互交织,浑然一体,几乎涵盖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创造的全部,特别是民间美术,“吉祥”主题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传统图案 吉祥 寓意 象征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93-01 殷商至西周前期,吉祥纹饰的内容基本沿袭了原始时代彩陶取材丰富、结构谨严、装饰手法概括写实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蟠螭纹、龙凤纹、鸟兽纹、人物纹。秦汉时期最常见的纹饰有云气纹。汉代的云气纹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综合加工和抽象,有的云气纹在局部还常出现祥禽瑞兽的部分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创造在秉承两汉以来流行的忠臣、烈女、神话传说和祥瑞题材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佛、道、玄学祥瑞内容。隋唐时期的吉祥纹饰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并改变了此前以动物纹为主的倾向,开始面向自然、贴近生活。宋代的门神画、年画、花鸟画空前发展,梅兰竹菊被赋予高雅脱俗的道德品格,成为至宋代以后绘画及各种装饰品中常出现的祥瑞题材。元代出现了不同纹饰相互组合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明清两代题材空前繁荣,纹样层出不穷。
中国吉祥装饰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还原生命存在所具备的安全、幸福、自由、和谐的精神本质,显示一种审美样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性既表现在吉祥装饰的内在结构中,同时又显现于诸多的感性形态中。吉祥如意观念及其不同于无功利纯粹审美意识的内在特性,都对吉祥装饰的语义结构产生了一定的规约,这种规约也正是吉祥装饰审美形态特征的根源。作为祈福纳吉观念的结果和形式,体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稳定性、传承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吉祥装饰形态特征的稳定性、集体性、程式化、规范化,从而使民众的吉祥装饰表现和审美趣味有着较恒定的趋同性。同时,由于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及时代特色又使吉祥装饰呈现出既具共性又富有个性特征的特点,从而使吉祥装饰看起来既统一又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吉祥如意的主题是相同和一致的,而吉祥装饰的表现形式、风格又是千变万化的。无论怎样,吉祥如意、消灾纳吉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个体的艺术行为规范做出了趋同的选择,这种趋同性使吉祥装饰的艺术构成规律富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吉祥装饰形式和风格。
思维观念取决于文化思想、艺术形式。“行成于思”这句古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早就认识到思维对于人的生存、艺术创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生发于华夏民族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的文化环境——早熟的国家组织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实践方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和以天人和谐为特色的行为模式,吉祥装饰的形成既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与这种思维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民众看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以及某些图形似乎都关联着特定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效力和象征意义,这种关联是由传统文化观念传承下来,具有恒定的解释。在长时期的传承演变过程中,这些现实事物不同程度地丧失或模糊了其原始实践意义,从而演变成相对稳定的观念性符号。这种观念性符号通过集体意识的渗透作用深入到个体意识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约定俗成的共同语汇,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如民间美术中常用的鲤鱼、莲花、喜鹊、狮虎、福、禄、寿、禧、摇钱树、太极图等吉祥题材,都是集体意识历史地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造型符号。
在中国吉祥装饰中呈现出这样一种情形:凡是真的,必是善的美的;凡是善的,也必然是美的真的;美而不真不善,不成其为美。人们对真的肯定、善的感悟、美的追求是互相交织渗透在一起的。中国几千年的儒道遗风,造就了以德育民、崇德尚理的传统文化观念,并多方面地渗透到吉祥装饰的创作思维中,成为创作的重要规范。如吉祥装饰中的“天宫赐福”“白鸟朝凤”“龙凤呈祥”等,都间接地展示了民众在夫妻、福子、君臣或长幼等主要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取向。很多吉祥装饰反映着中华民族“忠”“孝”“善”“仁”“爱”“良”等传统道德观念。这种强调伦理和道德标准,讲究人的主体性和人伦性的直观思维方式,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与物的情感沟通的思想,在作品中显示了浓厚的人情味。
吉祥如意观念作为一种俗信在历史上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健康、达观的思想在现实社会当中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引导人们走向一种乐观向上、和谐圆满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郑军.民间吉祥图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3]钟福民.中国吉祥图案的象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53576e0722192e4536f6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