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信息与信息技术》

2022-04-21 01:00: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信息与信息技术》》,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信息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说目标:

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通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指导: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设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过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以境激趣---—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

一公司贴出招聘广告广告上只有公司名称和该公司所需的聘用职位(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没有,如果你是一名应聘者,你该如何处理呢?

目的: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虚拟生活情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本环节从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了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对不良信息的正确识别;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阅读等等) 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图片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等等,学生交流,反馈信息(的学生一眼就可看出,有的只要“学生“掂掂脚”就可以达到)

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中心部分,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真正体现信息的“无处不在" 第二层次:怎样识别不良信息 1、手机短信:“某某中了大奖后? 2、讲一个小故事来激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说明怎样去识别信息的好与坏。 3、让学生自己搜索记忆,你知道哪些与此类似的事例;

本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优劣之分,培养学生的辨析信息的能力。(借此告诉学生,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三层次:学生上网查找我们学校的主页(投影出上网的基本步骤和查找的关键字)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某些同学上机的操作姿势和不良习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做科学效的控制;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选择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辅导.

分层次的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突出了课堂的重点,分散了难点。特别是最后的上机操作,让学生过了一把瘾。 3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当一辆汽车突然从我身边驶过,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 5、作业布置:

课后调查:无论通过什么合理的途径,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通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


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0aa40a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8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