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欢迎阅读!
符合南京大学的办学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南京大学本科教学思想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之下,为了回答“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两大课题,我校多次组织了教学思想和培养模式的探讨,最终凝练并实施“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信思路,并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确立富有南大特色的基础性、应用性两类人才培养体系。
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基础性人才,是国家科学、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及至哲学、社会科学进步的重要基础。早在1989年,我校就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和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精神,建立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采取以学科群打基础、贯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办法,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我校目前拥有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点7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点2个,试办点1个;校内“基地”点3个。“基地”的设立和建设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我校基础性人才的培养。
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基础性人才的新路子,加大改革力度,1997年9月,我校成立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2006年改名为匡亚明学院)。在原有的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设文、史、哲和地质、地理、大气科学等学科方向。新成立的匡亚明学院下设理科部和文科部,分别负责实施理科和文科的“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基础学院的培养模式定为“3+1+2+2”模式,即第一年按文、理两大类设置公共基础课,第二年分文史类、数理类、化生类、地学类设置学科群基础课,第三年分文学、史学、哲学、数学、物理、生物物理、大气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地质、地理等13个一级学科设置学科主干课,第四年配备导师,进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结合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几年来,基础性人才培养遵循“三个融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实施“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按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这一基础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基础性人才按学科群设置基础课,鼓励学生交叉选课,构建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二是多次选择、逐步定位。学生进校第一年为大理科公共基础课阶段,第二年起,学生进行第一次选择,分为数理类和化生类,按学科群设置基础课,重点加强学生的学科群基础知识。第三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第二次选择,分流进入一级学科方向。第四年学生进行第三次选择,选择导师进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在资深导师指导下从事科研训练。
三是注重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到了二、三年级,不少基础课有课程论文,课外有高低年级学生混编的科学沙龙,到了四年级“专业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并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进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集中进行科研训练。“基础学院”充分利用我校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好和科研水平高的优势,聘请校内外学术精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部分青年学术骨干任教,基础课全部由教授主持教学,本科阶段科学研究训练由活跃在各学科前沿的教授、博导,甚至院士指导。
我校“基地”建设初步实现了预期提出的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的“四出”要求,其成果已经辐射到我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各院系以“基地”为试验田,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编写精品教材。“基地”建设有效地保护和加强了基础学科专业,同时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由“基地”培养的一批优秀基础性人才,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欢迎。
自从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兰州召开高等学校理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校根据会议精神,在部分院系对培养应用性人才进行了试点,在坚持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及途径;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把毕业生培养成适应经济、技术、生产等应用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应用
性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具体改革并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按照“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原则,加强应用性学科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应用性专业和专业方向,同时以基础学科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内涵,通过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发展了一批新型的工程技术学科和交叉学科,例如,以文、史、哲为基础,建立了新闻传播、社会学专业;以经济学为依托,建立了工商管理、国际金融、国际会计等专业;以生物学、化学为基础建立了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专业;以地理学、经济学相结合建立了旅游管理等专业;以数学为依托建立了运筹学等专业和一大批专业方向。这些新型应用性专业的建立,为培养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应用性人才开辟了新的方向。 二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我校学科的特点,落实“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原则,确立了培养两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即复合型应用人才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人才。
三是初步确立了两种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其中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跨专业选课,选读副修专业,一本一专及修读第二学士学位达到培养目标。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由于社会发展对这一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在分配时,已很难适应用人部门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求这一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四年内完成一个本科和一个应用性专科专业的学习才能毕业。目前我校将近1/3的学生都能获得副修专业证书,极大地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向。高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人才则通过实验室和课题研究训练,产学合作,校际合作及本科—硕士(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办生物工程制药专业)等途径达到培养要求。这方面,通过近八年的探讨,我校初步建立了生物工程制药、电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理工结合型的高科技应用人才培养示范点,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理工渗透以及本科与硕士打通,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和开发的能力。
四是根据理科应用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初步建立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出了一大批应用类课程。
五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以及完成生产任务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
六是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确立学生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1999年学校投入160万重点建设5个创新基地,结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每年规划一批学生科研课题,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成立学生课外科技研究小组,几位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通过1-2年的研究,一般都能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有许多成果转让给企业,并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30756e84afe04a1b071de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