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实录

2022-12-07 16:06: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透镜,人教,实录,教案,课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实录

《生活中的透镜》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老师: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对准窗外的景物,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



学生:看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像。

老师:实际的照相机的原理与此相似,(结合挂图提问)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光学元件?照相时,物体会在胶片上成像,像与物体相比较,哪一个大一些?你能说出照相机的原理吗?



学生: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上的像比物体要小;所以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老师:很好。拍照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什么呢?

学生:应在大于二倍焦距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老师:我们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能说出它们的原理吗?

1 / 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实录



学生: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学生: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学生: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老师: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我们从上节课知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我们今天又知道,被拍照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照相机中的调焦环、光圈、快门,它们有什么用处?



下面看挂图和实物,还有你们的资料说出它们的作用。

学生:照相机中调焦环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学生: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



学生: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曝光时间可以从快门上的数字知道。

学生:现代的照相机可以根据光的强弱来自动调节光圈和快门,得到曝光适度的相片,还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的距离,进行自动调焦。这样高度自动化的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d9f2bc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