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案——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教育
——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懂得安全使用网络的必要性,通过让学生经历身边案例的分析过程,使学生体会网络成瘾的危害,熟悉网络成瘾的特征及预防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归纳的水平,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体验事例分析活动过程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就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会健康上网,具有辨别、防范水平。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网络成瘾的危害,并从中学到准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2)学生要珍惜在校的时光,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教学时间:3月12日 授课教师:赵倩
授课班级:12幼4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有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姿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很多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二、进入新课
(一)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现状调查:
1、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2、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3、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4、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5、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
高,其均值为3.81(满分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升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二)网络的影响 学生讨论:
请同学们举身边的正面的例子来说明适当利用网络对我们的协助,同时,举反面的例子来说明沉迷网络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性的理解。(10分钟) 总结讨论:
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实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能够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实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展开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因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能够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升思想互动的频率,提升教育效果;因为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能够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即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当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世界视野,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世界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能够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水平;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相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相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实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绝大部分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相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三)充分理解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理解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须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
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增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要广泛展开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所以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实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合网络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增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升青少年适合现代社会的水平,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合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合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对青少年工作 者队伍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当前,绝大部分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所以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实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增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四)小结
同学们,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准确利用网络,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很多的 协助。如果沉迷网络,终究会被网络毁了我们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去利用网络。切记,不能请把握自己的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d0943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