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意境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西风颂》

2023-05-09 04:01: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文化意境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西风颂》》,欢迎阅读!
修辞,西风,赏析,意境,手法
文化意境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西风颂》

摘要:雪莱是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风颂》。在这篇诗中雪莱就是借着对西风的歌颂,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向往。他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诗歌里的文字都是有灵魂的。本文借用三个译者(王佐良、江枫及查良铮)的译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字,通过译者是否传达出原作中的意境,达到原文想表达的效果,来对《西风颂》进行赏析。使得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理解诗人笔下气势磅礴的西风。 关键词:《西风颂》,意境,修辞手法;



一、序言

《西风颂》是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作品,它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这首诗歌写于1819年。当时因为作者在树林中散步,不料刮起一阵猛风,而这自然界的电闪雷鸣使得作者联想到人世间的各种苦难与悲痛,所以这个景象为作者写作此诗作了一个铺垫。这首诗不管从内容上、写作风格,语言修辞上都表现的极好,它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完美的从侧面向我们展示出了时代精神。 二、文化意境

这首诗歌的翻译是属于文学翻译的,而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境的传达,因为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译文是否将原文的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用很简短的语言表达着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再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境。本文第一节描写的景象是西风与残叶,它既描写了西风的强劲,强烈到把树叶吹得满地都是;又描写了西风带来的好处,它把希望吹向了田野,吹向了每一户人家。而这首诗它没有那么简单的只是描写景象,它是有寓意的,西风喻指社会的力量,这股力量吹响了战争的号角。第二节又写了天空。描写了西风吹乱了天上的云彩,使得大自然的景象一起悦动,狂风暴雨,这所有的一切喻指了打倒旧势力,推倒旧事物的革命的到来。第三节诗人提到了海浪。海浪的汹涌摧毁着海底的一切,波涛的汹涌与西风的猛烈交相呼应,更加预示着新势力的不可阻挡。第四节诗人则描写了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并希望西风也能将自己吹到那革命的胜地。希望革命如西风的精神一样,永不停息,汹涌澎湃。第五节则是点睛之笔。诗人希望通过这猛烈的强风来吹散革命的思想,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为幸福、自由而战。表达了诗人坚定革命能够胜利的决心。在每一节的翻译中,我们都要找出译文是否将原文中的写作手法重现,以及是否更好的将当时作者的所想所思体现出来。 三、修辞手法

一般在诗歌中,为了加强语言效果,使得语言表达的更加生动、具体、形象,诗人都会选择使用修辞手法。在《西风颂》中,作者最明显的修辞手法便是象征。他用西风以及落叶,天空,大海,风,云等来传达自己的革命思想。诗人把大自然的各种形象都赋予了生命,把景色与社会背景作一比较,把景色当成了社会中源源不断的发展的势力和力量。雪莱通过对西风的歌颂来呼吁革命,赞美奉献的精神。接下来诗人用了很多夸张。夸张一般会让人联想,联想很多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会将我们描写的事物动起来,越对于西风描写的强劲,夸张,越表达出作者对于革命的赞美越大。当然作者还用了很多比喻。比喻就是对那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出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心,他相信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新的生命的诞生。而全文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冬天则指的是黑暗的现实,春天则是光明的未来。 四、实例分析

下面选取一些句子,对王佐良、江枫、查良铮三种译文进行了比较,看原文与译文的意境传达与修辞手法上是否一致。

1)原文: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王佐良:啊,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 江枫:哦,狂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查良铮: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这三者的差异主要在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这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将秋天化了,给予了秋天生命的味道。王的译文则更加大话的原文的形

式。”breath” 原来的意思为呼吸,气息,他却译为了猛吹,这样一种翻译再现了原文的拟风格,而且与前面狂野的西风呼应,突出了风的猛烈,显示出了西风吹出的磅礴气势。江译为秋天实体的气息,实体这个词太笼统了,没有一种形象感,无法表达出西风的强劲。查的译文平直顺畅,他只是简单的把每个词语译了出来,看不出来风的狂烈,读起来也欠缺韵味。

2)原文:Of some fierce Maenad, even from the dim 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

王佐良:象是酒神的女祭司勃然大怒。愣把她的长发遮住了半边天,将暴风雨的来临宣布。 江枫: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者迫近的暴风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查良铮: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卷发。

王的译文太过具体,文中并没有提到长发遮住了天空,而且Maenad是不应该直接译出来的,这里王太过于将词语陷入自我想象化了,他凭自己的想法把原文含义曲解了,过度的将意义延伸,与原意稍有偏离。对于江的译文,在第二句,他增加了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迫切的飘摇翻腾的,这样使得译文很美,也没有违背原意,当然这也是他翻译的风格。查的译文我认为是最好的,因为每一个词语的翻译基本贴切,而且运用的语言也是朴素且具有美感,同时也不失原文的气势和韵味,例如天穹直抵云霄摇曳 3)原文:filling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rs plain and hill. 王佐良:就吹出遍野嫩色,处处香飘。

江枫:给予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芳馨。 查良铮:将色与香气充满山峰和平原。

一句是描写景色的句子,但不一定用用辞藻华丽的词语就一定是最好的,我们要贴近原文,选择合适的词语。王的译文就吹出遍野嫩色,处处香飘。这里的描述太过于意译了,有些许夸张,而且读起来也不顺畅,吹出不贴近意思,最好用充满或者注满即可。江的译文润色得还不错,且符合原文意思,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修饰上面,比较注重文字的色彩,查的译文则比较平铺直叙了,基本原文怎么写他就怎么翻,紧贴原文,淡而不腻,用朴素的语言译出了浓浓诗意。 五、结语

每一篇译文都各有各的特色,王佐良和江枫的译文词藻华丽,诗歌优美,且增加了自己的想法,添了许多意境,但王佐良的译文增添了太多意译用法,忽略了许多细节。江枫的译文是一种高贵美,查良铮的译文则归于一种自然美,他在不改变句式的情况下,用最贴切和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原文的思想内容,相比之下,我认为查良铮的译文更出彩些。所以我们在翻译诗歌时,应该尽可能的贴切原文,既不能辞藻太华丽,也不能与原文的偏差太大,翻译景色的文章时,更应该注意原文作者是否在写景,我们应该译出作者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以达到取形存神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 [2]刘丽景.《西风颂》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3):17

[3]刘智慧.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言学视角下《西风颂》的浪漫主义赏析[J].文建设,201216):4-5

[4]王玉龙,张煜玉.英语修辞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6b1a44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f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