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欢迎阅读!
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申报登记表 (加盖公章)
A.成 果 概 况 项
成果名称 学科门类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分析(译著) 教育学
二级学科
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学)
成果形式 著作权号 成果字数
著作
978-7-5617-9012-0/G.5352 231,000
发表、出版、结项、鉴定单位 出版、发表、结项、鉴定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
B.申报渠道项
申报渠道 省教育厅 推荐单位名称 C.集体成果项
临沂大学
是否集体成果 联系人姓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集体作者名称
工作单位
邮 编
1
手 机 电子邮箱
(表 二)
成 果 内 容 提 要(500-800字符)
成果名称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一、主要内容
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各利益相关者以及不同教育观的影响。教育政策还涉及到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的理解。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功能观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另外,政府、市场和意识形态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政策研究可以采取实证研究方法,也可以采取人种学等质性研究的方法。本书采用了人种学方法,深入到学校内部,参与学校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了解政策制定是如何受各种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不同利益群体影响的,并揭示了现实中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冲突,研究了现代教育政策如何与撒切尔主义所倡导的社会理想相关联。它详细调查了新右翼政府顾问、智囊团以及产业界的游说团和教科部,他们就全国统一课程、全国统一考试、城市技术学院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鲍尔将这些重要的问题置于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之中,使整个政策制定过程通明透亮。 二、创新之处
一是方法创新。作者采用了教育政策人种学研究方法,15年间参与了不同教育领域内部的政治斗争研究,以学校层面的政策制定为基础,将讨论扩展到更加广阔的政治背景,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起源和过程。
二是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框架,使复杂关系和纷繁的材料变得容易处理和被理解; 三是多学科视角。从政治哲学、政策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抓住关键内容作为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增加了政策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严肃性、厚重感和说服力。 三、理论与实践意义
这是一项难得的教育政策分析的典型,显示了幕后对政策变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政治家,公务员及政府顾问所拥有的优先权。揭示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代表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课程中的意识形态,最终通过建立一种三角关系和伙伴关系使政策的制定既保持一定的制衡性,又能够使得各方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地表达和满足。这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从而保证了政策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理想性与可行性、政治性与教育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使得纷繁复杂的政策制定过程变得简洁明了,容易把握。书中所涉及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的时代背景及其教育政策对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诸如教育市场化、教育券、小班授课制度、择校问题、地方课程、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多方利益群体代表等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具体国情和教育实际加以借鉴,特别要考虑教育中自由竞争和市场化的社会基础及其可行性和代价,将政策制定置于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找到适合时代发展和特定社会的思维范式,在保证方案最优化、代价最小化的前提下考虑利益的最大化。
从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看,这是一个定性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不可多得的研究,通过学校层面的教育政策制定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新配置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人员、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都有很大帮助。
近年来主要成果(限填写4项,160字内)
1、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11,(1).获得2012年临沂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清华教育研究,2006,(4) 3、大学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初探.科技促进发展,2013,(2).
4、知识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初探.价值工程,2013,(17).
注意:本表简称《登记表》, 表 一、表 二请用A4纸张双面打印。报送成果原件时报送本表一式二份。
2
参评成果有关情况(作者填写)
1、本成果出版、发表、通过鉴定的单位名称与时间:
2011年 11 月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出版)
2、报刊评价、引用、转载、采纳应用、获奖等情况:
[1]包海琴.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01).
[2]刘丽群.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博弈类型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术月刊,2011(09). [3]沈建根.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特征、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J].职教论坛,2012(16). [4]齐学红.在生活化的旗帜下:道德教育改革的话语实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5).
[5]屠莉亚.课程改革与政策生态之关联: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3).
[6]毛勇.教育弱势群体补偿视角下的我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探讨[J].育与职业,2012(06). [7]刘云涛,李学军.法制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机制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8]康丽颖.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困惑与挑战:关于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三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9] 李雪飞. 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变迁——从内部到外部的历史路径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4).
[10]周林娟,马建. 在政府控权与行政管理之间: 学术创新的路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1]刘丽群.知识准入课程的博弈过程分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7,(03).
[12]王家云.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13]任子雄.基础教育减负的博弈分析.教育科学,2008,(4).
[14]罗云,曾荣光,卢乃桂. 新社会背景下教育与经济生活之关系——再思“符应原则”[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4).
[15]朱春奎,刘宁雯,吴义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价值结构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1,(05).
[16]吴康宁.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17]贺武华.全球性公立学校市场化办学竞争检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39-4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5443765f0e7cd1842536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