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与日语的渊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字与日语的渊源
作者:李小姝
来源:《商情》2015年第48期
【摘要】日语语言文字是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共同构成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的,而平假名是由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片假名是由楷书的偏旁发展而来。因此,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日语。本文简要介绍了汉字是如何传入日本,以及汉字在日本的发展和现状。 【关键词】汉字 日本 日语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自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汉字是汉民族的“自源”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的使用,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化。同时,汉字也为日本文字之根。有了汉字,才有今天的日本文字。日本第一部史书《古事记》,通篇都使用汉字写成的。现代,日语规范的表记方式虽已演变成汉字与假名共用的形式,但从宪法,政府命令到学校的教科书,报纸和包括幼儿读物在内的各类书籍以至商务合同,国民的一般信件都离不开汉字。一种异族的文字能在日本民族中流传上千年,而且经久不衰,彻底渗透到日本的历史,整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以及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不仅充分表现了汉字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表现出日本民族善于学习的精神。
一、日语与汉语的渊源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固定的文字。 三世纪左右,汉字经朝鲜传入日本。
大约在4世纪左右,大和朝廷为了加强国内的统治,开始积极地吸收中国文化。从中国去的“归化人”把大陆的知识、技术不断地带入日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和朝廷的一部分贵族开始使用汉字。
在五、六世纪前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的大和时代后期及奈良时代,吴音从中国南方的吴地方(江浙一带)经由海路或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佛教方面的词汇居多,据说主要是由于佛教僧侣传教带过去的,有些生活用语同时带了过去。
七世纪末到八世纪末,即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大批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交流, 并通过儒教书籍和汉书书籍将许多汉字词汇传入日本,使得汉字在日本知识阶层中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并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国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字是表意文字,假名是表音文字,出现在日本八世纪后半期的和歌集《万叶集》就是活用汉字的音与意的典型范例。《万叶集》又被称为“万叶假名”,它是借用汉字的一字一音表示日语中的每个音节。“万叶假名”笔画太多,写文章很不方便,大约在8世纪末9世纪中期(日本平安时代,中国唐文化盛行时期),知识分子开始对“万叶假名”进行整理和改造。他们把汉字的草体字和汉字的偏旁、部首分别进行简化,并通过这种方法把“万叶假名”最终简化成为一种新型的音节文字,即平假名和片假名。这样,利用汉字草书及偏旁部首创造的假名诞生了。这种表音文字标志着日本文字文化的大跃进,汉字型字母的创造也是汉字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假名的成熟大约经历了1千年的时间。假名最初只能注在汉字旁边,不能作为正式文字使用。10世纪起,开始流行汉字和片假名的混合体;到13世纪出现了汉字和平假名的混合体。从这时起,假名才成为正式文字的组成部分。明治三十三年,规定常用假名为47个,“浊音”和“半浊音”用附加符号“两点”和“小圈”表示,用小写的字母表示“促音”和“拗音”,并补充一个韵尾是鼻音的“拨音”字母。从此,日本从没有文字进入到表音,表意文字共同具有的时代,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了别国好几世纪都难以逾越的道路。 日本人在引进汉字的同时,还自然地引进了当时中国的词汇、制度、技术、宗教等等。日本人毫不费力的把外国几个时代才创造形成的先进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东西来用,不能不说是一个捷径。日本人积极地使用汉字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学习别国先进的东西、吸收外来文明的意识。
二、日本汉字的改革历史
明治时代前后,日本开始吸收西方文化,接触西方文字。许多学者在研究了西方文字之后,感到了日本文字的不足,提出汉字难学难记,应该改革。当时虽有人主张废除汉子,改用假名或罗马字,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汉字应该改革,不能废除。于是,日本的汉字改革运动便从此开始了。
可是,汉字文化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在日本深深扎下了根,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是汉字载录的。另外,日本人的姓名都用汉字,包括天皇在内祖宗的名字也都是汉子,因此,若是废除了汉字,岂不割断了历史。
改革运动中,压缩限制汉字的使用数量显得最为突出。从1923年到1981年,日本政府规定的常用汉字的字数分别为1962字→1850字→1945字。从此可以看出,日本在限制汉字方面的进展不大,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字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近一百字。
对汉字的压缩和限制,日本政府虽花了不少力量,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似乎可以认为:在汉字文化圈,压缩汉字是很困难的,要废除就更不容易了,由此可见汉字在日本的地位。当时的文字审议委员会委员山本有三先生曾这样说过:“如果日本文字中去除了有魅力的汉字,日语也就失去了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现代日语中的常用汉字
日本现行《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约占我国常用汉字的三分之二,且其中多数形同义同。这不论对学习日语的中国人,还是对学习汉语的日本人来说,无疑都是便利因素,在读写方面尤为突出。
现代日语常用汉字多数是繁体字。在汉字的改革方面,日本的做法重点在压缩汉字的字数,中国主要是减少汉字的笔画,与我国相比,日本现在仍大量使用繁体字。
由于某些历史的及社会习俗方面的原因,中日两国简化出来的字形相同者少,相异者多。简化后字形完全相同的,只有旧、学、区、寿等85个;简化后字形相近、大同小异的,如:团—団、强—強、变—変等;差异很大的,如:佛—仏、龙—竜、假—仮、卖—売。 有的字形字义完全一样,如,学校、椅子、学生等;有的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同一汉字在两国语言中有不同的含义,是不少见的。比如“县”,两种语言中的县都是区划单位,但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再如“娘”,在中文里是母亲的意思,而在日文里正好相反,则是女儿的意思。
但,作为日语同宗同祖的汉字已经渗透进了日本文化及语言的血液里,汉字在日本语言文字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确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事实。在加深认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汉字这种媒介,必将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及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从而使汉字更具有更强的国际通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44a8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