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重复与变化》课文全解 鄂教版》,欢迎阅读!
从50年代起,梁思成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他是“人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的之一。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等专著。
本文写于1962年5月,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后收入《拙匠随笔》一书。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谈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作者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了在艺术创作,主要是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这一重要的艺术规律。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并指出在时间的持续,空间转换的持续和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三种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都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2-7),谈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第三部分(8-15),谈建筑艺术的重复与变化。
第四部分(16),联系我国解放后12年的城市建筑实际,指出:在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上,还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且批评了城市建筑中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和只有变化没有重复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写作方法
1.举例典型丰富,论说有力
文章虽然是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但落脚点还是在建筑艺术,因此,文章所举的建筑艺术方面的例子十分典型,而—且介绍详尽。的柱子和门、窗、檐、额,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二殿”等,颐和园的长廊和花窗,这些建筑都是经典之作,以它们为例,极有说服力。此外,文章还举了不少其他艺术门类的例子。有音乐艺术的举例,如舒伯特的著名五重奏《鳟鱼》;有舞蹈艺术的举例;还有绘画艺术方面的举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这些都是古代名画佳作。综观这些例子,有建筑艺术和非建筑艺术,有古有今,有中有外,而且凡是提到作品名称的,都是名家名作,这样典型而丰富的举例,使文章很有说服力;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复与变化的规律这一中心观点,论说得十分清楚,令人信服。
2.巧用比喻,形象生动
文章所淡的道理是个哲学层面的问题,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实际就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有美学内涵。但文章的表达不仅不枯燥,反而很生动很形象,这与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运用了很多方法有关。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巧用比喻。例如。文章在举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说明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时,有这样一段话:“整副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像“乐章”、“主题”、“变奏”、“伴奏”这些术语,本来都是用于音乐的,这里用来描写绘画,是将绘画比喻为音乐,刁;仅使了解音乐的人能更好地理解绘画统一性和变化性协调和谐的特点,而日-能使渎者通过想象,实现听觉与视觉的巧妙沟通,以形成更丰富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此外,在介绍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时,都有把建筑比喻为乐曲的“主题”、“变奏”、“乐句”、“乐段”、“伴
《重复与变化》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的样子。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去筹划管理。
荒谬绝伦: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绝:超过。伦:类别。 尽如人意:完全合乎人的心意。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
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东京,那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失败后亡命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11岁由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为研究院院士。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1972年,病逝于北京。
2、相关知识:
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首先应用近代科学的勘察、测量、制图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蓟县独乐寺观音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土殿》《平郊建筑杂录》《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调查研究专文十多篇。他对中国建筑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根据实物调查和对工匠实际经验的了解,1934年写成《清式营造则例》等著作。1931—1945年,梁思成和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对15个省2000多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
1 / 2
奏”、“前奏”的说法。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作者对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概括与评价?
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既是一个哲学的辩证法问题,也是一个美学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具体的现实意义。梁思成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的建筑专家,他虽然站在艺术创作的高度,纵论了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但落脚点还是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占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著名建筑,包括中国的故宫、颐和同、苏州园林、四大名楼、.古代的赵州桥和当今的武汉长江大桥,都体现了以重复为内容的统一性和以变化为内容的生动性,这些建筑杰作,一定都经过了作者的深入研究,并启示了作者的理论概括和创作灵感。
2、怎样看待作者对当时建筑的评价?
本文写于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解放以后,在战争的废墟上,中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筑了数不清的普通民居和桥楼珍品,这里面也凝聚有建筑专家们的智慧和汗水。但限于经济实力和设计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政治因素,特别是特定时代“多快好省”思想的驱使,使得很多建筑流于平庸,失于呆板和凌乱。作为一个严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建筑专家,他一定看到了这一切,并深入思考过这一切,因此,他在文章的结尾,鲜明而又恳切地提出来:“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在当时,这无疑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现实针对性。今天,历史又前进了40多年,但是,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作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和美学命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在建筑艺术中,在一切艺术创作,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3、文章的论证方法有何特点?
就论证方法而言,梁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所举例子至少包括以下8个:①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③李公麟的《放牧图》;④首都的几十根柱子;⑤故宫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后三殿”及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⑥颐和同中的谐趣园;⑦颐和园的长廊;⑧回廊墙上的花窗。 在一篇不长的文章中引述8个例子,不可谓不多,但它们无堆砌之嫌,究其因,得归功于梁文的“分门别类法”,即将8个例子分派到“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中,且随着议论的不断展开而逐一举例论证。综观这些例证,既有典型性的又有一般化的,既有实举又有虚拟,既有直接举㈩又有侧面引例。一句话,所有例子经这么“左进”“右出”,“东拉”‘西扯”,就毫无累赘之感了。 须知,虽然事实肚于雄辩,但不是例证越多越好。典型的以一当十,一般的十个也于事无补。还有,只从某一个角度去论证,三五个事例就会嫌多;如果从多个角度去论证,九个十个也不算多。况且,论证一个中心论点,也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论证,否则论证就乏力,说服力就不强。
【练习解答】
第一题:音乐,舞蹈,绘画,建筑。
建筑。,故宫,颐和同的谐趣园、长廊和乐寿堂临湖回廊墙的花窗。
第二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 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第三题:词典意义略
2 / 2
1.“主题”指《放牧图》整副手卷分别以“骑”和“马”为中心的几个主要内容。 “变奏”指《放牧图》大致相同内容的画面中出现的各种变化。
“乐章”指《放牧图》整个手卷由不同“主题”和“变奏”分成的几个部分。
“伴奏”指《放牧图》画面上马群中间和周围展现出的原野上的低伏缓和的山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
2.“主题”指故宫中太和门、前三殿与乾清门、后三殿两处建筑物。 “变奏”指上述两处建筑物中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出现的细小的变化和差异。
“伴奏”指故宫主轴线通道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等建筑物旁边的陪衬、装饰性建筑物。 这里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把人们眼中所见的事物比喻为耳中所听的事物,对于一般了解音乐而不知道《放牧图》和故宫的读者来说,既便于理解,又显得生动。
第四题: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32bfbe2b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