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数学基础知识再现能力培养的策略》,欢迎阅读!
浅谈数学基础知识再现能力培养的策略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从产生的方式说都是反射。”本文所说的再现(或重现、浮现、闪现、提取、回忆、等)能力,是在一定信息的刺激下,心理上立即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把过去所积累的有关知识或新知识在大脑中准确、快速地反映出来的能力。它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仅对再现能力的认识和培养,结合自己近20年教学实践的探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切实抓好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性记忆
抓好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性记忆,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再现能力的前提。因为理解了,才能记得快,记得牢。用信息论的观点说。“记”是知识信息在大脑中编码、储存,而“再现”是对知识信息的提取。只有记得牢,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较为灵活地提取和动用。
数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我首先把立足点放在了教会学生掌握“理解和记忆概念的方法”上。简单说,即:一本质(内涵);二范围(外延);三类比(横向);四关系(纵向);五关键(关键词语);六举例(应用)。尽管开始时显得繁琐,但学生一旦“顺过架儿”来,就是良好自学习惯的开始。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常被师生忽视的是数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就说配方法吧,它是中学阶段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学生对它掌握不好,用时就不能准确地再现,势必影响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为此,根据“语言韵律可以提高记忆效果”,我发动学生集中研究了配方法的过程和用途,并把它归纳成顺口溜:“配方方法并不难,提取a于括号前,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常数,‘长短不齐’(常数)留后边。”到了高中学习“坐标平移变换”和“不等式证明”等知识时,当用到配方法时,口诀便顺口而出,为顺利接受新知识铺平了道路。虽然这种记忆开始时是机械性的,但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多,理解逐渐加深时,便转化为意义性记忆。 二、精心设计,严格训练
1.精心安排练习题,有计划地训练再现能力
练习是培养学生再现能力的好办法,安排练习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题要有计划性,深浅适度,数量适宜,时间限制要严格恰当。(2)当堂要完成“反馈→矫正→反馈”的练习程序。(3)练习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 2.强调“一准二快”,强化“动力定型”
再现是事物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要准确迅速。准确是迅速的前提,而迅速与否又是再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通过认真训练,逐渐使学生的再现能力达到 “一触即发,发必中的”的水平。以课堂提问这一小事为例,我曾采取的办法是:对于我提出的每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必须迅速。具体做法是每当提问前,根据问题的难度给出较合理的限制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答对者可记满分,超出限定时间者应酌情扣分。这样做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时间与效率观念,训练了再现能力,而且也强化了“动力定型”,节省了课堂时间,可谓一举多得。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在讲课过程中突然向学生发问是个好办法。这种“突然发问”可以“使学生完全想不到”。从心理学角度说,可以避免使学生大脑皮层下的神经节出现长期强烈兴奋,使知识的再现出现不良抑制,又可杜绝照书念的现象,使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做练习、作业等,也都要有意给出时间限制,使学生经常意识到,要适应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步伐的需要,必须提高效率。
3.组织形式多样的基础知识抢答赛,训练学生的临场再现能力,并培养其竞争意识 未来建设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反应敏捷,具有竞争意识。而这种素质和意识的形成又必须在接受教育时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为什么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错,可应试成绩却不理想呢?这与学生临场的知识再现能力低,竞争意识脆弱有直接关系。为训练学生临场
对知识的再现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可采取多种方法搞“知识抢答赛”。这种“知识抢答赛”对学生相当有吸引力。不仅能实现预定的目的,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反应的敏捷性,既复习巩固了基础知识,激发了学习数学的情趣,又调动了学生研究“如何使知识再现又快又准”的积极性。
三、及时引导,鼓励飞跃
论证一个几何命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就是一个连续的知识再现和推理过程。这时,再现的速度快,容量增大,难度也相应加大。这就需要较高一级的连动式再现能力。论证中,每一环节所涉及的知识的再现尽管是一瞬间,可一旦映象不佳,思维必然中断,论证也将无路可走。这是学生感到“几何题难证”的主要根源之一。鉴于此,我总是鼓励学生树立起能够充分掌握和再现有关数学知识的信心。使他们的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不断受到阳性强化。为知识的再现扫清情绪上的障碍。同时还有意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他们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迅速再现所涉及的知识。如,一见命题中有“求证两条线段相等”,则与线段相等的有关理论便跃然脑际。
再现过程实质也是思维过程。再现是由识记到联想及其它思维的桥梁。“熟能生巧,巧中有窍”。当再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产生质的飞跃,即闪现→联想闪现→联想→发现。此过程是由再现向发现飞跃的过程。如平时我们经常遇到有的同学可以突然说出或看出问题的正确结果,其表现就是再现的一种质的飞跃——发现。因此,对于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对知识再现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证题时思维的简缩性。长此以往,学生证题时的厌烦情绪和畏惧心理会逐渐消除。随着再现能力的提高,反应和解题速度也同步加快。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28d088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