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谣言与真相的社会学分析》,欢迎阅读!
谣言与真相的社会学分析
北大社会学博士 锡恩咨询集团董事长 姜汝祥
谣言的反义词是真相,问题是:什么是真相?
在社会学看来,所谓的真相,其实是一种认知。比如在机场我们看到一个五岁的孩子在不停地哭,闹得周围的人难以忍受,而他的父亲却坐在一边发呆,这时候,你“看到的”真相是,一个不负责的父亲与被纵容的孩子。
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孩子的母亲刚刚在医院去世,这位发呆的中年男人在妻子去世后,滴水未进,这时你眼里的真相又是什么?还是那个不负责的父亲与被纵容的孩子吗?
由此我们懂得,所有的现象,并不存在“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因果性,在事实与真相之间,是“信息”。不同的信息,会导致我们对真相的不同判断。
这就是社会学关于真相的逻辑:事实并不等于真相,信
息才等于真相,我们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离真相越近,问题是,信息从哪儿来?
这就是微博的巨大作用,发送即真相,每一个人都发送,信息自然就多了,而信息一多,碎片被汇集成整体,真相便浮出水面。
很多人认为微博上到处是谣言,随处可见骂人的粗话。其实,从信息与真相的关系,我们就明白了,制止谣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接受谣言的人有权获得更多的信息,信息一多,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结论是,开放的微博本身是具有“自净化”功能的,微博上之所以谣言很多,恰恰是因为参与度不足,从而信息不足够多。参与微博的人越多,微博的自净化功能越强。
有人也许会说,信息多了,就会有谣言,如何才能分辩出来哪些是谣言?哪些是信息?
这就是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假定:什么叫成人?所谓成人,就是有能够分辩是非与得失,而社会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培养出“分辩能力”,康德管这叫“启蒙”,我管这叫“独立”。
如果我们把人当成人看,就应当相信他能够分辩是非与得失,上当怎么办?有句话说的好,跌倒是学走路必然成本呢,2001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我正好在美国,看到两边相互攻击,十分不习惯,人家告诉我,经历多了,自然知道如何分辨。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护人们远离谣言,第一是对未成年人与“弱智残疾”,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分辩能力,第二是面对战争与灾害,信息的传播渠道有限,防止集体恐慌。
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如果政府以打击谣言的方式,来制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那么,只能说明政府要么是把我们当成了孩子或弱智,要么是认定我们正面对着战争灾害或疾病这样一类重大的时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0f59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