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小品素材5》,欢迎阅读!
历史小品素材5〈〈孝文帝迁都〉〉
(旁白):上朝。(孝文帝踱步上台,于正中面对臣子坐下。台下高呼万岁。)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我准备近期大举讨伐南齐,你们意下如何? (众臣子面露难色)
拓跋澄:臣认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成熟。 孝文帝:(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么?
拓跋澄:(激动地)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不悦地)此事暂且定下,退朝! (旁白):孝文帝回到宫中,下旨单独召见拓跋澄。 拓跋澄:拜见陛下!
孝文帝:免礼。(语气和蔼地)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不是打仗,
而是迁都。我们已统一黄河流域,武力可以平天下,但不能治理天下。 平城是个用武之地,不适宜进行政治改革。现在我要移风易俗,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必须迁都才行。这回我出兵代齐,是想借此机会,迁都中原,你认为怎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臣错怪陛下了。既是为了国家发展,迁都之事,我定当全力支持。
(旁白):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率三十多万大军南下,从平城出发到达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
下了一个月,到处泥泞不堪,行军十分困难,孝文帝仍然披盔戴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甲、乙:陛下,行军至此,秋雨连绵,人马早已疲惫不堪,万不可继续前行,望陛下三思而行。
孝文帝: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
诸位认为怎么样?”
(一些大臣面露不情愿之色)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迁都啊,它会招致王公贵族的反对,望陛下审慎抉择。 大臣乙、丁:(作揖)陛下,请三思。
孝文帝:(略作沉思)那好,今天就请各位议一议,到底应不应该迁都?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上定下来的,我们久居平城,百姓安居乐业,迁都会引起大家的不安啊。
大臣乙:陛下,迁都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从国家大计考虑,万万不可迁
都啊!
孝文帝:(转向拓跋澄)爱卿,你的意见呢?
拓跋澄:陛下,我认为迁都是明智之举。目前,我们的统治重点在中原,我们的经济来源也在中原,迁都
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我们要将眼光放远些,虽然目前要耗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但一旦迁都成功,洛阳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力和物力。(转向各位大臣)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大臣丙:我同意迁都。平城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适宜农业生产,
所产粮食还不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况且我们还常年遭到北方柔然族的威胁,而洛阳是汉朝都城,有发展基础,且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比平城高7.8摄氏度,是理想的建都之地。我认为,迁都只会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商朝的“盘庚迁殷”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宗定下来的,条件再不好,也是我们的家,怎能随便迁往别处呢?我看你们是安稳
日子过腻了,自找罪受!
拓跋澄: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不可只顾眼前安逸享受,不顾国家发展,安于现状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大臣丁:(怀疑地)中原地区是汉人之地,人多势众,我们鲜卑人少,迁都洛阳,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习
俗也不相同,会不会导致我们民族的丧失而使魏朝成为汉人的天下?请陛下三思。
(大臣甲、乙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大臣丙:陛下,如果不迁都,我们躲在这偏远的地方,又如何能统治广袤的中原地区?况且汉族文化比我
们先进,文明比我们发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他们的礼仪文明、政治制度,对我们都非常有用。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也是向汉人学习的吗?只有向汉族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停滞不前,一旦汉族强大起来,我们的民族还如何立足?
拓跋澄:对。我们不仅要迁都,更要改变我们民族落后的习俗,加强同汉族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和睦相
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政权才能巩固。
(各大臣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争论不休。)
孝文帝:作为帝王,应以四海为家,南征北战不是常事吗?况且平文皇帝曾以乐根山为都,昭成皇帝以盛
乐为都,到通武皇帝时才迁都平城,怎么独独我就不能迁都?
(恼怒地)如果你们不同意迁都,那我们只好继续南下。 (众大臣犹豫不决,窃窃私语)
孝文帝:你们还犹豫什么,同意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拓跋澄抬腿站到左边,有的大臣犹豫了一下,看到孝文帝态度坚决,也跟着站到左边。) 齐呼:只要陛下停止南代,我们同意迁都洛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2048122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