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马嵬坡》

2022-04-16 03:18: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之《马嵬坡》》,欢迎阅读!
百首,唐诗,马嵬坡
《马嵬坡》



《马嵬坡》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⑴马嵬(i )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⑵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⑶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⑷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


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 郑畋(zhènɡ tián)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14127ac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