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石灰吟

2022-07-24 15:15: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0、古诗三首·石灰吟》,欢迎阅读!
古诗,石灰
学科

杨婷华 语文

年级/

年级〔下〕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425 统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石灰吟》

领会诗人在石灰身上寄托的品格和志向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们对“托物言志〞手法尚未熟悉,难以理解诗人在石灰身上寄托的品格和志向

这首诗中,学生对石灰不了解,对诗人不熟悉,且自身的情感经验和生经验缺乏,难以理解诗人的感受和追求。

难点名称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通过石灰自述,初步了解石灰的特性和制作过程。

难点教学方法 2.课外知识补充,了解诗人生平经历

3.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寄托于石灰的品格和追求。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认识新朋友——石灰自述

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和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燃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解诗题。

“吟〞就是吟颂,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石灰吟〞就是赞颂石灰的意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导入

1. 诗人与石灰的故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人,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相传在于谦12岁那年的某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燃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随即又想到自己的仰慕者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略加思索


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5.按照课文给出的注释,梳理诗句的意思。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熊熊烈火的燃烧在它看来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的高尚情操留在人世间。

1〕一二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从这两句诗中,你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石灰石一次又一次地被锤子凿在身上,是何其的痛苦,好不容易从深山里出来了,却被投进火炉中,经过熊熊烈火的燃烧,但它依然毫不退却,依然笑着面对,不管是千锤万凿还是烈火燃烧,在石灰石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事。真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啊。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感受石灰的决心与追求

石灰石忍受着千锤万凿、忍受着烈火燃烧,最后还要忍受粉身碎骨的疼痛,但它“假设等闲、浑不怕〞,只为把清白留在人间。

3〕石灰从石头变成粉末,历经了哪几个阶段:千锤万凿、烈火燃烧、粉骨碎身 你能感受到石灰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不屈、不怕牺牲、追求清白〕 7. 从石灰过渡到诗人 1〕理解“托物言志〞手法

石灰从石头变成粉末,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磨难,只为追求清白、只为追求高尚的节操,我们能感受到石灰坚强不屈、不怕牺牲、情操高洁等高尚的品质。感受到这些品质之后,同学们还觉得石灰仅仅是石灰而已吗?不,在石灰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诗人于谦。于谦以石灰自喻,暗喻自己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清白做人,表达出诗人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存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我们把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

2)回忆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如石灰一样的品质与追求。

〔为官清正廉洁、保卫京师,最后蒙冤受刑〕

8.四次配乐诵读:


诗人少年时的吟诵、诗人为官时的吟诵、诗人受刑前的吟诵、后人的吟诵 9.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古诗,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课堂练习 〔难点稳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对了,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那么多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托在事物身上,竹子寄托了诗人顽强、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梅花寄托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菊花寄托了诗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落花寄托了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而现在于谦那么把自己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品格寄托在石灰身上。

睹物生情,借物言志,成就了很多的名篇佳作,这首《石灰吟》也是一样,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小结

清白是石灰的追求,也是于谦的追求,愿清白也能成为我们每一个同学的追求,让我们把于谦、把《石灰吟》牢牢地记在心里吧!

配乐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12330cb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