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古典爱情诗词》,欢迎阅读!
浅谈中国古典爱情诗词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其中的爱情诗篇所涉及的内容已经十分广泛,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也已十分姻熟。这些对后代诗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内容看,游子思妇相思,青年男女热恋,婚姻破裂,妇女被弃等,都有真实精彩的描写,活跃在诗中的男女各色人物的形象也极为鲜活而生动。《关唯》、《君子于役》、《氓》三篇诗作可以说是《诗经》爱情诗歌的代表。
“关关唯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这”这四句诗的意义非同凡响,它第一次在诗歌中描写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从比翼双飞的乌儿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人间的男女婚配,这显然源于人的生命本能的天性――因此它只是生理性的联想,这里还无爱情可言。但“窈窕淑女” 这一句对女性体态风度的赞叹和爱慕,却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原始的情欲的冲动升华为物质精神合一的爱情活动。 这首诗沤歌了爱情的美,艺术地再现和提高了男女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之具有了审美价值。《君子于役》是写思妇思念征夫的。“鸡栖于树,日之夕矣,羊牛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日落黄昏牛羊归来的牧歌式的场景,又借以传达了夫妻生活中最隐秘的心理体验。所谓“天人共感”的效应,所谓“生命本体的躁动”,竟然表达得如此朴素、朦胧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综上所述,可以说《关唯》、《君子于役》和《氓》集中体现了《诗经》中爱情诗的成就。就内容而言,男女热恋,夫妇相思,妇女被弃,就已涵盖了全部爱情诗的题材。诗中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构成方式则哺育了后继的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深、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了重大作用。
从汉末到南朝的爱情诗越来越注重比兴手法的运用而不大喜欢“直陈其事”了,他们特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尤其是女性)体态服饰的刻划,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的手法,这既与当时社会风气日渐侈靡、审美趣味日渐细腻有关,也与南方的地域文化有关。这种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改变最终导致了这个时代爱情诗风格的变化 汉魏六朝爱情民歌的一个现象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总是非常不一样,其实南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唐代主要的诗人几乎都是北方人,而宋代的词人,除了辛弃疾,除了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还有贺铸是河南人,其它的都是南方人,文化已经南迁了,所以宋词的婉转、巧丽、细腻、婉约,跟南方的文化是大有关系的。
其实早在《诗经》里头就有这种趋向,《诗经》跟《楚辞》的风格不一样,南北文化就很不同。在汉魏六朝的时候也很不一样,北方人非常
地粗犷、热烈,表达什么都是纯朴、直剌剌的;南方的民歌,则是用一些手法,写得非常婉转,比如说藕丝,「丝」跟「思念」的「思」是相通的,「莲花」的「莲」跟「爱恋」的「恋」是相通的,其实古代「爱恋」的「恋」就是「爱」的意思。
汉魏六朝的诗词好用色泽浓艳的语言津津有味地去倾诉爱的寂寞和苦闷,特别注重辞藻的繁饰和声律的和谐,特别赏心悦目于女子的容貌美。因此与《诗经》质朴健朗的美相
比,这个时期的诗浮艳柔弱而含蓄。这实际上是受到屈原的影响,最终走上了齐梁宫体诗浮靡甚至色情的道路。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爱情诗的成就自然也十分注目。 陈子昂与初唐四杰标榜汉魏风骨,反对华靡浮艳诗风,诗坛开始出现真正的唐代气象。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把爱情诗从宫廷乐户带向市井民间的代表作品。在张若虚笔下,爱情意识与更为深广的字宙意识融为一体。他尽情讴歌了宇宙自然的壮美和生命青春的短暂,从而突出显示了人间真挚爱情的弥足珍贵。因而爱情诗歌终于摆脱了痴男怨女只会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而具有了“大家风范”。它预示了盛唐气象的到来。与其它题材的诗歌相比,盛唐爱情诗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盛唐仍不乏优秀的爱情诗篇。赠内诗、宫怨诗、离妇诗、产生于安史之乱中的弃妇诗和别离相思诗(以杜甫为代表)都是盛唐诗人的薪的开拓。但是爱情诗的创作高潮只是到了中晚唐才出现,这似乎是南朝历史的重复――每当衰世,爱情意识便“大为泛滥”,爱情作品便大放光彩。
这次爱情诗的“再度辉煌”从白居易开始。一曲《长恨歌》把爱情的美和力量表现得那么神奇,以致诗人自己连同读者几乎都忘记了爱情纠葛恶劣的一面。元稹的“悼亡”诗,表现对妻子刻骨铭心的爱和怀念,刘禹锡的仿民歌诗描绘巴山蜀地男女青年的纯朴情感,杜牧的艳情诗则抒发自己“赢得青楼薄名”的负疚心理,各有特色,不一而足。而李商隐的“无题”诗则将爱的歌唱推向高潮。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ノ�探看。 通常都说相见难,他又翻新一层说「别亦难」,离别这种难跟相见的难是另一种难了,而且某种程度上是更伤心的难。对古人来说,一别可能就是终生不见了。对朋友来说是这样,那对恋人来说则更是一种难了。东风可以是春风,「东风无力」,他们的爱情得不到任何的援助,没有任何人赞助他们,恐怕一切都是悄悄秘密地进行的。「百花残」就是他们俩之间的爱情,不得不凋谢。下面那两句是我们人人不得不知道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蜡炬成灰,都是一种奉献,是可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了爱情可以什么都在所不辞的这种精
神,是铭心刻骨的爱,这两句真是高唱入云的爱情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应该是一个从女方的角度,一个从男方的角度来写的,早上照镜子发愁,女子她怀念着她的恋人,她什么都不害怕,只担心岁月流逝使她变老,一个女人最主要是她的容貌,而且中国古代是女为悦己者容;「夜吟应觉夜光寒」应该从男的角度设想,这个男的就是李商隐想念着对方,望月怀人,深夜难眠,一定在月光下站了很久很久,应该感觉到夜光的寒冷了。一个是「晓」,一个是「夜」,从早到晚,两个人都处在极度的思念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ノ�探看」,蓬山是海外三神山之一,「无多路」就是不太远了,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在这里就是指信,就是说女方或者男方距离他不是太远,我
可以用信来传达自己的深情,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爱情的一种渺茫的希望。越往下写越绝望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李商隐的爱情心理似乎已完全抛弃了艳诗所难免的“情欲”而显得特别纯粹。加之抒情手段的高度概括,使得情诗到了他的手中显得更为高雅,从而呈现出一种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美。晚唐五代“香奁”诗和“ 花间”词可算作这个时期爱情诗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它们的出现也表明爱情诗的创作开始“变味”。 到了晚唐,社会动乱加剧,中唐韩愈等所极力标榜的正统儒家思想的地位又发生动摇。人们的精神追求趋向多元化,知识分子一方面要兼济,打着孔孟旗号口口声声文艺为封建政治服务;另一方面,“对现实世俗的沉浸和盛叹倒日益成为文艺的真正主题和对象”。他们在政治斗争及名利场的倾轧中感到厌倦时便到爱情、山水中去寻求精神安慰和心理平衡。由此,作为人的心理生活中最细腻最深沉的产品,爱情便成为文人们趋之若骛的目标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11918df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