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欢迎阅读!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 张 凯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12期
张 凯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趋势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技术化的烙印。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实现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电算化,推动了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巨大进步,在企业会计发展史上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企业信息高速传递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信息的高速传递显然已经成为必须。企业需要获得更为标准、及时、相关联的信息,这样才有利于管理者迅速做出决策。而会计电算化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高速处理,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全面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大幅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会计工作需要实现电算化。
(三)高效管理的需要
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的就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实现会计人员的高效运作,而且可以直接提高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的录入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现会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高效结合。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的功能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目前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替代一部分需要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等工作。
(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帮助会计人员逐渐摆脱了大量繁锁的劳动,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会计电算化给企业的会计工作者以及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我国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这主要表现为:企业领导层对电算化软件认识不到位,不能足够重视实施电算化工作;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由于业务知识水平较低,加之传统手工录入会计信息的惯性,导致手工账与会计电算化处理两种核算手段仍有相当多的企业并存,真正实现完全电子记账的单位并不多,或者虽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但只应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导致相当一部分的管理功能处于闲置状态,会计核算效率低。
(2)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缺陷
首先是软件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较差。企业财务上的数据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目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多多少少都存在着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有些所谓的加密软件也仅仅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不能真正起到数据保密作用。另外一个层面安全上,软件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要求很高,一旦出现运行瘫痪,或者遭遇病毒以及突然断电等,都难以恢复原来的数据。
然后是会计软件通用性差。会计软件厂商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一套软件往往应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用户,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仍需要会计人员做大量辅助工作。软件自身还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系统占用电脑大部分运行空间、初始化困难、灵活性差等。此外由于系统中资产、负债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相互之间难以传递数据,难以实现自动转账以及相关查询等功能。
(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会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又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企业电算化应用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的会计和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入,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于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另外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比较薄弱,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更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
三、电算化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建立适应电算化要求的统一信息制作标准
目前我国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多达四十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两百多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以及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软件总数多的背后是信息制作标准的不统一,各个软件之间录入的会计信息以及会计处理难以兼容,这就要求必须站在全企业的层面,从整个行业角度出发制定一个统一的软件制作标准,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录入规则。
(二)会计信息处理要求更加专业化、系统化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不单单是简单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工作,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系统性很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要求。因此,专业、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知识结构,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提高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系统、有序,为本企业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三)与ERP系统接轨,成为企业全部业务信息化的重要一环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一个战略性工具,ERP中的企业财务管理部分又是整个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任何一家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全面实现所有业务的信息化,就必须与ERP系统接轨,实现二者兼容与联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合理调配资源,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经济利益。
(四)与国际接轨,实现会计电算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国内环境,而且企业要想走出去、做大做强客观上也需要具备国际化眼光。因此,企业应该重新定义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规则,企业如果缺乏前瞻性、国际化视野,就不能跟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在实现国内标准统一的前提下,还必须跟国际标准靠近,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际财务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长远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钟理宏.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
[3]秦育红.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中华会计网校,2009-09-25.
[4]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111c4d3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