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雪的诗句】终南望馀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

2022-12-01 11:1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雪的诗句】终南望馀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欢迎阅读!
南望,诗句,描写,余雪,祖咏
【描写雪的诗句】终南望馀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

【描写雪的诗句】终南望馀雪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望馀雪/终南望余雪 朝代:唐代 作者: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说明霁色,城中减暮寒。 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解 作者:佚名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沉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真的更热更兮。 注解

、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林表:林梢。 、霁色:雨后的阳光。 有关内容 赏析 作者:佚名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通过山与阳光的当以整体表现了各处相同的景象,又M18x至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光亮,高处的城中陡然增寒,并使诗达至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就是盼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亲见的自然就是它的“阴岭”(山北叫作“阳”);而且,惟其“阳”,才存有“馀雪”。“阳”字越下很清楚。“秀”就是盼中税金的印象,既歌颂了终南山,又带出下句。“积雪浮云端的”,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沉”字越下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将沉在云端。这就是说道:终南山的阴岭高于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于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亮下寒光闪闪,不正散发出“沉”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提及阳光呀!”就是的,这里就是没加,但下句却并作了补足。“林说明霁色”中的“霁色”,所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抹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挑选的就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道“林说明霁色”,而不说道山脚、山腰或林下“清霁色”,这就是很费和斟酌的。“林表”顺“终南阴岭”而去,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清霁色,说明西山已顶戴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元显恭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点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

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302069fc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