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探讨

2022-12-15 05:28: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探讨》,欢迎阅读!
人类学,探讨,改革,方式,教学


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探讨

人类学教学改革要突出人类学学科的特点。在树立参与式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推行实践式教学方法等贯彻落实参与式教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标签: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参与式教学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文化学科作为一门来自国外的新兴学科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笔者自2006年以来,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过《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等必修课程以及《影视人类学》选修课程,并教授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不是非常适用于人类学这一学科开展人类学教学要突出人类学学科的特点,必须对人类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更多适应社会求的高层次人才。

一、树立参与式的教学理念

人类学作为一门集学术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新学科要想更好地开展教学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谓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通常情况下要以学习者中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加强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习者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改变那种强迫式、被动式、督促式以及压迫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使学习者能深刻领会掌握所学知识。

显然,这种教学理念的输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通过参与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教师也要多准备相关理论知识和授课活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扮演好协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参与者的角色。

人类学本身就是一门参与性非常强的学科非常看重学生的参与介入,而参与式教学理念的提出能够保证在人类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成为积极的主体,而非单纯的接受者,进而锻炼学生的主动选择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人类学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名词,某些学生选修人类学课程是稀里糊涂或者被动选修,甚至某些考上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人类学也知之甚少,只有人类学是社会学的二级学科这一印象,不知道人类学到底是什么东西,讲授些什么内容。针对这一现实,需要进行人类学学科知识的普及。要做到这一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利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人类学教学片或者图片资料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可感知性,进而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人类学的兴趣。

此外,开展人类学的教学改革还要考虑使用网络教学手段。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内容的广泛性、获取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交流的快捷性及信息的时效性等优点为众人所认同[1]。可以通过给同学们介绍某些关于人类学知识或某一人类学分支学科专题的网站或论坛,让同学们自己上网直接查阅某些知识;还可以通过E-mailBBSQQSKYPEMSN等现代化便捷通信手段,在上课学生中间组建一个网络群体,网络教学或者电子指导等方式,通过给学生观看电子




教案录像、网络导学资源或者网上就某些问题实行小群体直接交流等,抛弃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师生在网络上成为平等主体,让学生抛却羞涩、紧张、恐惧、顾面子等心理,敢于在网络上向老师直接请教或者发问,以便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收益的最大化,实现综合利用师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尤其是网络教学资源的目的。

三、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以课堂、教材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目的多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而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求知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要么忙于记笔记,要么发呆发愣或者看其他书籍,没有动脑思考的时间或者不愿意去思考。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文化研究对象的学科虽然说有一些理论流派可能会相对枯燥一些,整体而言,这门学科以介绍不同的群体与相异的文化为主题,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果仅仅是念课本、读幻灯片或者让学生抄笔记等,则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人类学除了一些基础知识课程外,很多课程都适合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意义上,大多数人类学课程都可以成为讨论型课程seminar,而不是单纯地作为讲授型课程存在。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针对人类学教学改革问题指出,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做冗长的报告式、注入式教学不排除重要的课堂讲解,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主动性能否得到发挥,这是考查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讲课和题解,提问和答疑以及形式多样的讨论都是可以选择和交互使用的方法[2]。显然,注重讨论式教学是人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相对于课堂讲授而言,课堂讨论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较为可行的方式是在人类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上,改变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采用课堂研讨式的教学模式。人类学这门学科关注人自身,关注人性,关注他者,关注文化关注文化的普同性與相异性,关注一切现实问题与文化现象,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某一个主题或者某几个主题,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发言的准备,要么通过演讲的方式,要么通过PPT展示的方式,要么通过课堂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性点评,真正实现研讨式、辩论式的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组织语言、上台演讲、善于思考与敢于创新的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避免灌输与机械记忆的不良后果,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以及师生的良性互动。

当然,还可以在每一个月月末、中考试或者学期末的时候,在学生中间组织一次或者多次规模较大的辩论式研讨会,选定一个既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又能紧密结合现实问题的主题,让全体上课学生组成人数大致相当、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团队,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参加辩论,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评委。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与参与能力等,培养他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强化其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可以实现对人类学专业课程进行宣传的目的,扩大人类学课程在广大教师与学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推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

人类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自从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以来,田野工作成为人类学的重要方法与学科标志,也是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田野调查是人类学获得资料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正是基于人类学的这一重要特点,更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在人类学中的重




要性。

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概念化、条理化、抽象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3]。很多著名人类学者都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比如中山大学的周大鸣教授在谈及讲授人类学课程心得体会时指出,要将实际应用与专业理论相结合,通过精设计课程实习计划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在时间紧、经费缺少的情况下,采取就近、节约的原则,或者是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习[4]。这种做法将理论学习应用联系起来,充分展示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社会实践检验理论的真谛,凸显了人类学融知识性、理论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特色。时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庄孔韶教授对此持赞同的态度,认为学生应在获得课堂改革的理论收益之后,尝试在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中解释一些重要课题[5]。这也说明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人类学课程教学进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采取集中实践的方式开展田野调查大约每学期利用34次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分组分主题就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简单使用调查方法,会使用调查设备如錄音笔、照相机、数字影像设备以及录音机等拍摄照片或者人类学片,进而培养学生记录不同文化形态、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趁着放假时间相对较长的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安排相关老师带领学生就某一主题开展一次田野实践,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调查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要求他们撰写成田野调查报告提交给院系,这样做可以增长他们的田野调查经验培养他们对人类学的学术兴趣和积极性。除了集中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个别有兴趣的同学对某一问题进行长期追踪式调查或者指导他们趁假期回家对家乡的特色文化开展调查对于人类学学科而言,实践教学法显然更能够突出这门学科的特点,集实践性、主动性、参与性、交流性、探究性与一身,真正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真谛,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知识来自于实践、理论经历实践检验。

结语

在当前跨国跨文化交流增多以及国家加强文化建设、重视文化软实力与非物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背景下,人类学更是大有可为。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人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必须立足于社会的需求新趋向,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基础扎实,知识宽泛,实践应用能力强,沟通交流能力高等特点。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让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适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汤夺先, 高永久. 民族学教学改革新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24. [2]庄孔韶. 中国人类学的教改实践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 [3]王正文. 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社会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20072.

[4]周大鸣. 打牢基础 提高素质 学用结合——讲授人类学概论课程点滴体会[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

[5]庄孔韶. 中国人类学的教改实践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cb81fd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e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