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8-11 15:01: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欢迎阅读!
思政,大学英语,探索,实践,课程
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亚冬 杜艳娇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2



/杨亚冬 杜艳娇

【摘要】课程思政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程的育人功能贯穿课堂始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疫情之下,众多高校将课程依托教育平台全部或者部分移至线上讲授。那么,线上教学将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呢?本文将结合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以大学英语为例,探索线上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及当前线上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杨亚冬(1990.11-),女,河北廊坊人,燕京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杜艳娇(1982.04-),女,河北廊坊人,燕京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导言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截止至发稿,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课程思政”关键词共检索到1.13万条结果,可见各类教育工作者均在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虽然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会鼓励学生学习课文所蕴含的积极思想内涵,但是真正贯彻落实好英课程思政,仍然是一个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学习

另一方面,2020 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线上教学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与“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慕课”“微课”等线上课程大有不同,基本上是将线下所有的教学活动,依托钉钉、学习通、腾讯课堂等教育平台移至线上进行,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这无疑是在非常时期的一次挑战。

2020年下半年起,各类学校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线上教学也完成了在特殊时期的首要任务——不停学。由于线上教学受到学生群体好评以及展现出诸多益处,各类高校仍然全部或部分保留线上教学,使之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或成为教学预案。那么,线上教学该如何进行课程政呢?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的具体教学案例,探索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分析

以外研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其中第五单元的课文“How I

Discovered Words”讲述的是美国著名聋盲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是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克服困难开始识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思路为:课前预习,然后在讲解完本文的人物背景、词汇扩展、语法点和长难句解析后,用一课时时间进行课程思政,即针对课文中的励志故事和人物品质开展小组讨论,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永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珍惜当下有利的学习环境,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互助互爱,关爱弱势群体。最后布置课后相关作业以巩固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课程思政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相比于线上,课堂可以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更加直观立体地进行沟通交流。那么线上教学是不是就无法发挥德育功能呢?其实不然,线上教学也同样可以为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线上教学网络背景下的一种多向的信息流活动,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分析,益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及思辨能力,也益于对新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所以我们将课程思政的主体安排在课上,而在课前和课后,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不同形式进行课程思政的前期准备与渗透。

在课前的预习部分,我们在线上教学平台,例如学习通,创建了一个知识库,采用文本、图片、音像等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包含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及取得的成就、莎莉文老师的生平简介、和海伦·凯勒具有相似经历的中国人物案例(盲人女调音师陈燕、音乐人阿炳)、和莎莉文老师一样的中国优秀教师事例(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郭小平)相关读物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以及课上讨论话题“我们从海伦·凯勒身上可以学到什么”。课前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有大概了解,同时相关素材的积累也为课堂上的讨论互动环节进行铺垫。在线上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加工,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联系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以及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此处是课堂德育的前期准备或初步渗透,为后面课堂的主体思政教育抛砖引玉。

在课后,学生需要在批改网上完成一个关于如何帮助残障人士的情景英语作文,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巩固加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将作文务布置于线上可以极大提高老师的批阅效率,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也可以及时获得反馈,还可以通过互评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最后,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关于大学生德育现状的线上调查问卷,线上问卷极大提高了教师获取数据的效率,并且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育现状与需求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工作才会更加有备无患,德育效果也才会更长远。

这样,课程思政就完整地贯彻实施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注重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沉浸在一个有节奏有趣味的德育氛围中,而不会感到刻意为之或有负重感。

三、面临的问题

线上课程思政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距今不过一年时间,各大高校各个学科目前都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尤其是面对的学情纷繁复杂,所以并没有一条可以通用的捷径可走。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仍然是每个学科所面临的挑战。再者,线上教学是在疫情期间“临危受命”,目前也不是一个成熟的教育体系,仍然存在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所以当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时,必然会出现更加复杂棘手的问题。当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所以出现问题并非坏事。下面几点是笔者在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问题:

首先,线上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监督。老师将课前预习材料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后,如何确保学生有效利用呢?如果我们在后台设置严格的监管模式,如打卡、闯关、到时提醒等,学生会认为这是在变相增加课时,可能会打击学习兴趣;但如果任其自由选择不加干预,很可能最后参与的学生寥寥无几,进而无法保证后面的课堂效果。所以,如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障学习效果还需要教师继续进行探索。

其次,课时分配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安排线上与线下课时,以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课时分配是当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安排,在有限的课时内,如科学地安排线上课时与线下课时是目前最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充分调研,权衡利弊,涉及诸多方面的相互协调。而对于一堂课来说,教师也面临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如何权衡“德”


与“术”。课程思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必然会占用课堂时间,而且是一个持久性的积累过程。因此,课时分配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需要大量实证研究工作

再次,德育的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与专业知识评价具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多的是对一种价值观的引领及行为的规范,所以传统的以书面作答的形式进行评价显然不是科学有效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个性多样化,所处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价方式绝不应该是单一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营造德育氛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评价。

最后,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智慧,即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感化,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教学慧并不是某种通用的方法,它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人格魅力。所以这也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德育现状,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确保德育质量;坚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满足教学需求;多学习前辈的教学经验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投身教学实践;深化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提高自我,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风格

四、结语

综上,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作为第二课堂,在课程思政方面仍然可以发挥其优势与特色。笔者经过初步教学实践发现,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整个教学安排中,线上教学在课前和课后两部分发挥作用较为明显,可以为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进行前期铺垫与后期巩固。当然,在课

堂上主要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安排适当线上思政环节。

在结合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若干问题,集中体现在:1.当我们将课程思政内容布置在线上时,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2.不论是课程还是课堂,都面临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课时分配问题;3.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4.课程思政落实到课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智慧,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四点仍然需要各位教师集思广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

综上,大学英语课程信息教学改革背景课程思政大格局下,将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进行线上课程思政是一次符合未来教育发展需求的有益实践。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研讨或教学比赛等形式了解相关知识,继续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革。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科与课程建设,2018,03.

[2]董优.关于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28-29.

[3]刘正光,孙玉慧,李曦.外语课程思政的“德”与“术”[J].中国外,2020(05).

[4]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2019:8-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bfd25f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3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