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详解:作中庸

2022-04-01 13:18: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详解:作中庸》,欢迎阅读!
三字经,中庸,详解,最新
三字经详解: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子思,名孔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生卒于公元前483-402年。古人教育子女的规矩是,自己的孩子不自己教,就象医不自医一样,所以孔车睦鲜κ子。孔子弟子三千,最杰出的贤人有七十二位,排第一的是颜回,第二位就是曾子。曾子得到孔子思想的精髓,做了一篇文章,就是《大学》,是孔子思想的嫡传者。可以说孔子、曾子、子思是一脉相承的前后三代人。

子思在《中庸》里说到孔子文化思想的根源,是“祖述尧舜”。孔子继承了尧、舜、禹这个一以贯之的传统思想,继承了由文王、武王时代确立的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在内的精神,这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弘扬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传承体系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用的都是《尚书》里面“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孟子以后传承就断了。虽然孟子身后的旬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到底还是走了样,已经不是纯正的孔子一派了。旬子的儒家思想融合了儒墨道三家的学术观点,发展了儒家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所以他的弟子中才出了李斯、韩非这样的法家人物。


后世有些人批评孔子是为统治阶级帮腔的,这种说法既不正确,也不公平。孔子是“祖述尧舜”,处处推崇尧舜的“公天下”,希望人人自觉,都能够约束自己,方便他人,以恢复我们传统文化思想,保持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秩序,也就是后世批判很厉害的“克己复礼”历代统治者无一不在利用孔子的思想,挂羊头卖狗肉,这又与孔子有什么相关!

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运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体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惯下来,不能歪,不能偏。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著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高明的政治家对两方面的不同意见,如果能够各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就中了,也最高明。这就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普通人很少能够运用中和之道,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


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

【本文档仅供学习,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732c8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