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孔子》,欢迎阅读!
学本一班 20090513895 罗露
论孔子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大变革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映。从他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来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在政治上偏于保守,但在教育上却倾向革新。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建树了丰功伟绩。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些首创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奋发求知,力学成才,博通多能,一面为师,一面继续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还利用机会出去游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中国自古就重视教育,孔子也继承了重教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认为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之后再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在政治上他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手段,宣扬忠君孝亲、奉公守礼,加强感化性的礼教。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他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应受到重视,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交往的选择,主张“就有道而正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上智、中人、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一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有教无类”本意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实行这一方针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历史性的进步。孔子对于贵族统治者实行不人道的奴役和剥削不满,要求消除苛政,避免贫富两极分化,改变动乱的社会现状,主张改良政治就应当“举贤才”,他所说的贤才是经过教育提高,才成为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人,即君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求,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直到现在还有实际意义。基于此,他选择地安排了教学内容:老师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在他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
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弟子。这六种教材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诗》教以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是非不辨;《书》教以人上知自古以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乱作评论;《礼》教以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做事没有节制;《乐》教以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易》教以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伤人害物;《春秋》教以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犯上作乱。但他的教学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按这种倾向培养的结果,绝大部分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的人,使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对于教学方法,他遵循的是“学而知之”,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为基础。主张学、思、行结合,应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学而时习之”,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练习,才能牢固掌握,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他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把
知识体现于生活实践中,学是为行服务的,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道德培养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表达;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类推于同类事物,从而扩大知识范围。他还提出“扣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合乎辩证法的。他还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作为教育原则,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他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有好学、乐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态度,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主张自觉修养德行,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来进行,道德教育有其过程,首先是道德认识,进一步形成道德信念,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提倡礼的教育要贯注仁的精神,“礼”和“仁”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强调道德修养不是闭门自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重要。他提出一些道德修养应遵行的基本要求:(一)立志,人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坚持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二)克己,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对人应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人以高度尊重,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三)力行,“力行近乎仁”,他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实际行动才表明人的道德水平;(四)中庸,行为要合乎中庸之道;(五)内省,不论是道德认识还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内省依靠自觉,内省的结果是要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六)改过,犯错是一时的,能正视错误,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学而不厌,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精神状态;温故知新,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诲人不倦,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以身作则,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爱护学生,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教学相长。他提出了不少创见,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孔子不仅以其伦理道德思想闻名于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国民政治简单来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法无等级,法律无贵贱。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把升迁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孔子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强调“教之”。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侧重于人的精神的开放、人格的开放,把精神、人格与身份、财富分开,只以个人的修养论高下,其内涵、角度、层次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孟子后来说“途之人可以为尧舜”,并以一介儒生,不顾人主之尊,敢对诸侯王“色勃然”、辞锋激烈,无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他的思想有一定的超前性。在道德伦理思想上,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仁”的核心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认为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泛爱众而亲仁”。尊老,诚信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作为做人的标准。
对孔子的思考,其实是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和人们的行为影响及作用的反思。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儒家思想一直指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物质生活的高水平统领了人们甚至是社会的价值取向,权利和财富逐渐成为“真理的中心”,带来核心价值观的模糊,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信仰空白,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生活中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开始重新寻找适合中国人价值观的根,开始重新认识儒家文化,思考它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5cda76f46527d3240ce0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