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与社会 读《心理学与社会》》,欢迎阅读!
人与社会
——读《心理学与社会》有感
心理学是一门很奇妙与神秘的学说。曾觉它遥不可及,真正接触后,才理解到,人、社会、心理学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练习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许多心理学家为寻找下列基本问题的答案:什么是人性?心理学通过着眼于发生在个体内部的过程以及从自然或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力量,来回答这个问题。根据这一点,我们把心理学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而心理学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从这段话中我了解到了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在这本书中的一段情境:你的老师说,要想得到一个好的分数,每个学生就必须经常参加班级讨论。你的室友虽然总是对课程做了很好的准备,却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或自愿发言。老师批评他学习动力不强,并且认为他不聪明。这个同学也参加晚会但从不邀请任何人跳舞,在自己的观点遇到所知信息更少的人的挑战时也不公开维护自己的观点,并且在餐桌上几乎从不参与小范围的谈话。你的诊断会是什么?什么样的潜在原因可能引起这一系列的行为?会不会是害羞呢?像许多忍受强烈的害羞感的人一样,你的室友不能按照社会所期望的方式去行动。我们可以使用害羞的概念解释你的室友行为的全部模式。
生活中类似的。“别想了,看开点。”伤心欲绝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对你说的最多的话恐怕就是这句。可是效果往往没那么好。有些人继续找人倾诉,依旧会想不开;而有些人非常想要放下,结果却越发放不下。相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会议发言时我们越在内心鼓励自己自信轻松,就越会觉得紧张;失眠时我们越想着尽快入睡,就越会辗转难眠;害羞的人越是暗示自己见人要表现的大方,结果越发拘谨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这些情感上、生活上的痛苦会如此让人纠结?我们遭遇了,然后找一个知心的好友倾诉,顺带获得了安慰、快乐、信心和勇气,但是为什么,在过后不久,我们又会因为一首歌曲、一片枯叶、一袭落霞、一部电影、一处景色、一盘菜,而再次哽咽,深陷痛苦的涡流?为什么下次遇到了相似的场景,我们又会感到不安和恐慌,然后事后责备自己的愚笨?
一个人到底如何才能自信、快乐的生活? “所谓自信,只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我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自信是意志强的结果。比如诸葛亮、比如
拿破仑,但是即便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其铤而走险也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决断,他意志坚决,但是我想坐在城楼之上也并非无一丝恐慌。其实自信只可能源自经验,当然胡搅蛮缠和目中无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自信并不是天生的,我们觉得一个人很自信,其实那都是环境造就的。在我们性格形成之初,如果我们做了一件事,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若能从中体验到超出我们预期的成就感,那就能积累一点自信。有的人很幸运,从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积累了自信外向的性格。而有的人因为家庭变故、教育方法不当,很多成就感会被否决,比如父母限制孩子活动、严厉的家教、不经常鼓励孩子等等,这种经历的作用就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年轻人都应该学学心理学,如果知道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性格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改变,那就不能让下一代经历我们曾走过的路。
而当我们性格定型之后,虽然这时我们能自由的左右成就感的很少,但是对于同一件事,不同性格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何往往性格自信的人在多年之后更为自信,而自卑的人却更加自卑、自闭。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性格外向的人会把心理能量更多的投向外界,多去参加社会活动,遇见更多更杂的人;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出于恐惧和自我保护更多的把能量投向内心,结果越关注自己内心的烦恼,人就越恐慌。很多自卑的人由此还会在内心瞧不起胆怯的自己,但却又不去把能量投向外界。他们一方面很想尝试某件事,他们渴望表现自己,让别人看到其实自己也可以很自信,但是却又害怕遭受失败,他们下了很高的期望,内心也会做很久的挣扎,很长的准备,最后却又放弃了尝试,或者干脆表现出不屑尝试来展示自信。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课堂上经常遇到。
但是困扰依旧还在,缺乏自信的人为此会在书中寻找答案。开始会欣喜若狂,以为找到了症结所在,但数日过后,那些心理暗示语失去了作用。甚至至今还有太多所谓的“成功学”“励志书”等在推崇这种看似积极实则逃避自我的心理暗示法,时不时的还拿“心理磁场”等术语出来唬人。这些励志书的确激励人心,但是这些其实完全都是出自作者广博的见识和频繁的经历。但是很多书却不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企图以他们自己的经历鼓动读者,其实真正能让你自信的,只有自己,只有你的经历才能让你自信。其他形式形成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已知的,那些越是刻意的心理暗示,反倒会更加引起内心的恐慌。其实有时候痛苦的已经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对于痛苦的感受加深了这种痛苦。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迫切的想知道我们为什么痛苦,当我们把心理能量过分的集中于内心时,痛苦只会被无限的放大。如果越是刻意,就越无法改变。要想不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着痛苦生活。不能把心理能量过多的投向内心,去关注痛苦和痛苦的原因,那样等于自残。逃避这种痛苦是唯一的解脱之道,或者做点其他你非常感兴趣的事,但是在一开始,千万别做需要过多思考的事情。而且,心里一定要事先给自己留有余地,做好再一次陷入痛苦的可能,其实也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痛苦中,才能最终忘却这种痛苦。
对于失眠等等,其实也是如此。失眠本身很正常,只是对于失眠的焦虑让人更加睡不着觉。失眠时不要去关注失眠的痛苦,可以去做些其他事。其实对于经常失眠的人而言,如果多多将心理能量关注于外在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失眠过后,即使2-3小时的睡眠,即使头昏昏沉沉,第二天的工作也能做好。我就是如此。凡事都不要刻意,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指向工作学习,不太关注自己的身心,其实烦恼能少很多。
“别把认识自己当成目的,真正的成长在于行动。”
对于心理学而言,其真正能受用的对象,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人的内心是永无止境的,你窥探不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而不是自己的,不然就陷入了主观和伪科学的圈圈中。我们的心理往往会被自己的意志、观念、经验、内心矛盾等等模糊化,要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有通过别人的观察和实验,当然前提是你得绝对的坦诚。
你会说,我是为了认识自己。那我和你说,认识自己不必那么刻意,而且更不能为了改变自己而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只需要一个概念化的程度,比如自己是如何的性格、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等等,即可。对于你是如何思考、如何行为(比如为何我如此注重自己的形象、为何我这么容易害羞、为何我今天又失眠了等等)的,这些就像一个黑洞,你若是深究自己,会越陷越深,而且得不到答案。
无论是集群行为也好还是个人主义也罢,都是有个人与社会整体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果。更深刻地理解环境社会对个体的作用以及自己本身对自己心里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才能更好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协会关系,进而影响自身性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4bef89cc22bcd126ff0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