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最经典的两首边塞诗(诗歌赏析)

2022-05-26 21:03: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岑参最经典的两首边塞诗(诗歌赏析)》,欢迎阅读!
边塞诗,岑参,赏析,诗歌,经典
岑参最经典的两首边塞诗,一首名气极大,另一首也脍炙人口 岑参的边塞诗,最经典的是这两首

说起边塞诗人,一般高岑并称。高是高适,岑是岑参。他们两位是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 一般说来,高适的诗雄浑悲壮,气势博大;岑参的诗,色彩瑰丽,艺术风貌更出色。岑参有两首经典的边塞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高峰中的高峰。 一首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诗,很多人想必并不陌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本诗瑰丽浪漫,是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为何敢这么说?

论意境它有意境:奇丽多变的雪景、艰苦寒苦的军营、热烈隆重的宴会,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别具特色的边塞送别画面。

论名句它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已成为写雪的名句,但很多人用来赞美春天的梨花。

论篇章它有篇章:本诗从雪写起,随着转入军营,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最后再回归到雪,起承转合,结构缜密。

论气势它有气势:作为送别诗,它有限程度地表现了离愁,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反而通过雪景、军营等一系列的描写,充满壮逸情怀。

论余味它有余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仿佛戛然而止的音符,又像水墨画中的留白,仿佛念念不忘,似有回响。

岑参的另一首,名气虽有不及,却也是脍炙人口之作。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从题目可以看出,此诗是送别当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出征而写的。因此,它不是对实际战斗有所描写,却通过艰险的环境表现将士的勇猛,同时还发挥了作者的想象。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

本篇也名句颇出: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风之大,令人身临其境。“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与前面那首相比,本诗也自成特色:“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沈德潜语),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从内容上看,抓住边地特征来作文章,描写敌军闻风丧胆,气势那也是杠杠的。边塞诗,要的就是这个味。

本诗还有个兄弟篇,是同时同事之作。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唐朝能写出这么牛逼的边塞诗不是偶然的。一是因为疆域辽阔、国力强大;二是盛唐处在帝国上升时期,读书人普遍抱着建功立业的想法。甚至就算没去过边塞,不写出一两首边塞诗来,仿佛就不能在诗坛立足似的。这种昂扬的态度构成了盛唐气象的组成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45518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3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