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魏野《寻隐者不遇》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 为
绝顶一茅茨①,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②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隐者不遇
魏 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注)①茅茨:茅屋。②黾勉:勉力,尽力。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丘诗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隐者的志趣与诗人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B.“垂钓”是古人闲适脱俗的生活方式,表达一种归返自然的放旷闲适之趣。“闲来垂钓碧溪上”“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等诗句便是明证。丘诗借此突出了隐者的超然。
C.魏诗中“寻真误入蓬莱岛”一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误”字,表现了诗人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D.魏诗用细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16.比较两首诗结尾艺术手法及作用。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几道在《临江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写词人微雨中面对落花与双飞燕的孤寂心情。
(2)冯延巳的《鹊踏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
(3)《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以“染”与“醉”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内心曲折而深情的悲秋而触发的苦恋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D
16.①丘诗用典。(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中的“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位不亚于隐者的高士情趣。
②魏诗设问,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以景结情。诗篇已终,但言有尽,而意无穷。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魏诗用细描手法”错误。应是“白描手法”。
17.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袖”“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f14e888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