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思考》,欢迎阅读!
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思考
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体现在不断涌现出的音乐人类学学者的相关著作与文章、高校音乐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音乐上海学”的建立以及海外研究成果等方面。截止2011年11月,笔者在cnki期刊网上键入主题为“城市音乐”的关键词,共搜索出113篇文章。经过第一遍略读筛选,将其中以音乐人类学视角研究的文章进行了重点阅读,文章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城市音乐人类学学科思考;中国传统音乐在城市化后的变迁;城市音乐景观调查研究;城市音乐人类学相关文献书评与译注文献等。 (一)关于城市音乐人类学学科思考的文章,不乏涉及到其研究范畴、方法、意义等方面。如洛秦教授在2011年第一期《音乐艺术》上发表的《“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文章分别从音乐人类学“田野”概念的变迁、城市音乐文化的特征、“城市音乐田野”的对象类型与范畴、城市音乐“田野工作”的方法论以及“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意义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城市田野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列举了七种具有代表性的场域,以街头音乐和沪上俄侨两个例子解释其研究方法应结合“新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来进行。最后以昆剧的兴衰为例解释了“音乐文化诗学”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并提出了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的意义所在,体现了近年来城市音乐人类学学科研究方法与思路的新趋势。关于学科思考的其他文章有《民族音乐学家,请你也将目光投向城市》(杜亚雄)3;《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下)》(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洛秦);《城市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历程与当下启示》(于钟);《城市音乐人类学的形态、模式及其研究》(熊晓辉);《城市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柳青);《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评述》(汪青);《关于城市音乐文化的阐释语境问题》(刘士林)等等。 (二)传统音乐在城市中的变迁是早期西方城市音乐 人类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统音乐进入城市后的命运及所起的作用等等。我国学者杜亚雄近期在《民族音乐学家,请你将目光投向城市》一文中强调:“城市中来自农村的移民不同程度地保持原来的习俗和价值观念,我们应当研究他们的音乐行为、风格和曲目、关于音乐的思想以及他们如何适应新环境等问题。由于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在农村中的扩散,我国传统音乐表现出文化上和风格上的结合与混杂,这种情况更需要我们加以研究。”音乐人类学自八十年代以民族音乐学的身份进入国内学者视野后,因“民族”这一名称概念的多意而将音乐人类学的概念误读,造成了同当时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混淆。最初的研究多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以音乐志、乐器志的编译以及比较研究为主,缺少以音乐人类学历时的视角对传统音乐城市化命运的记述。直到近年来才有少数相关的论文产生,如《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胡斌)、《城市化进程中的纳西族音乐文化》(李莘)、《传统南音与新南音探究-以南音-直入花园-为例》(林婧)、《传统音乐之城市化研究》(李鸣镝)、《从新绛到上海-变化中的绛州鼓乐》(殷瑞乔)等。 (三)城市音乐景观的调查研究多受后现代思想视角影响,诸如亚文化移民与音乐文化的流动、阶级与社会性别、音乐工业大众媒介与流行音乐、音乐实践与多重背景说。如涉及亚文化、阶级与社会学视角的文章有:《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汤亚汀);《音乐人类学新研究:“离散”音乐文化》(黄婉);《20世纪30年代南昌城市公共空间内的音乐活动研究――以湖滨音乐堂为中心》(林媛);《保定市群众性戏曲活动的调查与研究――以竞秀公园群众性戏曲活动为例》(李金霞);《绵阳城市音乐艺人生存现状》(田彬华 魏妮娜);《吉庆街街头音乐活动调查报告》(杨明辉);《城市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兰州地下音乐》(刘海霞 贾丽娜)等。涉及音乐媒体与音乐产业化的研究有:《上海音乐图书出版业对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以上海音乐出版社为个案研究》(刘莹);《上海钢琴考级历史及其钢琴文化
产业》(冯锦绣);《从“百代小红楼”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的唱片业发展和影响》(田飞);《上海经营场所中的社会音乐文化演出的调查与研究――演出市场、经营公司与表演从业者》(任彤彤);《百乐门最后一位歌手――金妮》(赵元);《上海琴行音乐文化产业研究――以柏斯琴行知音琴行行为个案的考察》(石磊);《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谢晶晶);《十年音乐资料整理、分类及其作用探究》(王明辉);《探悉中小城市录音棚的兴起及现状――以赣州市为例》(周晶)等。涉及流行音乐研究的文章有:《城市化与流行音乐―现代流行音乐流行原因之初探》(王小波);《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关于邓丽君歌曲在大陆、台湾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杨艳丽);《宣泄的仪式―一中国大陆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付菠益)等。涉及城市音乐教育的文章有:《当前城市音乐文化环境中的音乐教育思考》(蒋琦);《张家口市儿童音乐辅导班教育状况调查与研究》(帅建英)等。 (四)与此同时,国内就城市音乐人类学著作的评述与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文献的翻译也逐渐增多。如《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汤亚汀);《城市音乐人类学的力作――关于汤亚汀教授的新作》(史勇);《前言》(Bruno Nettl著,洛秦、黄婉译)等。另外,除了上文提到的洛秦教授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及汤亚汀教授的《城市音乐景观》之外,在专著方面,上海音乐学院E研究院正在进行建设的重要项目“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已出版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2007);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2007年);汪之成:《俄侨音乐家在上海》(2007年);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2007年);韦兹朋:《江南丝竹音乐在上海》(阮虹翻译2008年);施详生:《沪剧:现代上海传统戏曲》(赵h翻译2009年);洛秦《海上回音叙事》(2009年);露丝・索莉:《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谢锺浩翻译2011年)等。此外,08年至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已成功举办了三期的音乐人类学讲习班;在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和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上,针对城市音乐人类学学科问题的探讨,都有利于学科在中国的深入研究及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2】 柳青.城市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必然性.云梦学刊.2006,(5). 【3】 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音乐艺术.2003(2) 【4】 汤亚汀.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音乐艺术.2003(2) 【5】 洛秦.“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音乐艺术.2011(1).
【6】 薛艺兵.捕风捉影话田野――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中国思路.音乐艺术.2010(1) 【7】 同参考文献5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家,请你将目光投向城市.中国音乐.2011(1) 汤亚汀.城市音乐景观.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同参考文献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bf4891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