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帝后龙袍》,欢迎阅读!
帝后龙袍
“龙袍”是古代中国人一个特定的传统服装模式,真正的龙袍出现的年代已无从考证。在敦煌壁画中有西夏皇帝身穿龙袍的场景,辽代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龙袍出土。从这些形象资料来看,古时的龙袍一般采用团龙(龙位
于圆形中间)纹样,此种款式在当时可能还不局限于皇帝本人使用,凡具有较高品秩的达官贵人均可穿着。
元代龙袍的纹样为过肩盘龙式,前胸和后背皆以大型柿蒂窠作过肩龙,两袖上部为行龙(即侧身的龙,按照上下不同的朝向分为“升龙”和“降龙”两类),袍的下摆也为一栏行龙。此种龙袍的形式后被明统治者沿用。
到了清代,龙袍的款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朝服上仍为柿蒂窠的过肩龙,但在下摆处则有多个小团龙,而不似明代的行龙了;日常的袍服,则前后均有三条龙,呈品字形排列,左右是双龙过肩,下摆则为有一定高度的江崖海水。龙的造型与元、明两代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元代的龙纹较流动、灵活,头部较小,但气象宽阔宏大,富有精神;明代的龙纹粗壮有力,龙嘴或开或合,发与肘毛富于装饰性,但有时形体大而失调;而清乾隆、嘉庆之后的龙纹已变得龙气横秋,形象更为臃肿,也更为怪诞。
清代皇帝的冠服,既是实用的衣物,又是封建等级的标志。它们均以当时最名贵的绸、缎、罗、兽皮、黄金、珍珠、宝石为衣材料,由最优秀的织绣匠师缝制而成的。在形制上不仅保留了汉族服饰的特点,延续了自周以来十二章纹样的传统,而且还兼具满族的特色。 皇帝的冠服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分别穿着于不同场合中。礼服是在大朝、大祀等比较隆重的典礼上穿的,包括朝冠、端罩(冬用)、兖服、朝服、朝珠、朝带等,其穿戴方式都有严格的定制。吉服也称彩服,用于一般的典礼,如劳师、受俘、赐宴、祝寿等活动。常服属于比较随便的衣服,平常穿着。行服用于巡幸、出征等,凡是与远行有关的,就要穿上行服,其纹饰、颜色都没有严格的规定。
兖服是一种古老的礼服,以石青色(即深蓝色)为地,两肩及前后胸均绣有一正金龙(正龙,即正身的龙),一共四个团龙,并伴有日、月、万寿篆文及五色云的纹饰。朝服则为皇帝上朝时所穿的一种礼服,以亮丽的明黄缎作整件衣料,披领及袖采用石青色。朝服上所绣纹饰有:两肩及前后胸各绣一条正金龙,腰帷是五条行龙,衽部为一条正龙,下段叠褶处(类似于百褶裙的折褶处)前后各有九条团龙,袍的下部则有两条正龙与四条行龙,加上披领上的两条行龙和马蹄袖端各有的一条正龙,整件朝袍一共绣有三十八条形式各异的龙,包括正龙、行龙、团龙等。除金龙外,还在袍的不同部位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
米等皇帝朝服特有的“十二章”纹样。
皇后的冠服,同样有礼服、吉服之分。皇后的朝袍也是明黄色的,披领及袖为石青色,前后胸及领、袖各有一条金龙,间以五色云朵,下为海水纹。有的中间有叠褶,腰帷四条行龙,下幅为八条行龙,前后各一条正龙,两肩行龙各一条,比皇帝的朝袍上出现的龙要少很多。除朝袍外,还有朝裙。朝裙属有叠褶,上为红色织金寿字缎,下为石青行龙妆缎,夏裙则以透气凉爽的纱为裙料。皇后的礼服中还有一种叫朝褂,形壮似长坎肩,穿在朝袍外。石青地,片金边儿,前后绣有两条立龙,下分四层花纹,金龙周围衬以万福、万寿纹样。吉服稍简单些,但仍用华贵的织绣物来装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6f4537a32d7375a417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