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评杜甫《旅夜书怀》》,欢迎阅读!
评杜甫《旅夜书怀》 中文1401 140102116 霍晶晶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即765年5月,携嫁“去蜀”,舟下渝州、忠州时所作。 孟子曾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这就为我们研究是个提出一种方法—知人论世。即首先了解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写此诗前的人生经历。
杜甫祖父杜审言曾“终膳部员外郎”,是武则天时期宫廷文人。父亲杜闲,任奉天令,可见他是仕宦子弟,从小也就接受儒家“入世”的思想熏陶,也养成了他关心国家、人民的性格情怀。《旧唐书·杜甫传》中说道:“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其实也是对诗中“名岂文章著”一句的映照。后来唐朝发生“安史之乱”,玄宗幸蜀,杜甫被叛军抓获被困长安,《春望》即在此时写出。后“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新唐书·杜甫传》)但很不幸的是,不久他因为房琯之事被贬,后又弃官,带着家人辗转徒步跋涉两个月来到四川成都。恰逢“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新唐书·杜甫传》)“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新唐书·杜甫传》)杜甫在成都的两年日子过得还是很安稳的,在浣花溪畔建有杜甫草堂,也担任“检校杜工部员外郎”,衣食不愁。但命运似乎总给我们的诗人开玩笑。在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卒,杜甫失去生活支柱,于是携家东下。①本文所评的《旅夜书怀》即在杜甫“去蜀”后一个月舟下渝、忠时所作。有这诗写作的背景以及诗人此前人生经历简介,可对此诗有更好的理解。
下面便正式进入此诗内容的解读,形式上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所以可以称首、颔、颈、尾四联。首联写道:微风吹拂着长在河岸边的小草,在这静静的月夜里,我独倚着桅杆高耸的孤独小舟。此联交代写诗的时间“夜”,地点“舟”上。一个“独”字点明诗人孤寂的心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写道:天空中的星星低垂下来,在其映衬下,平野都变得开阔;明月映着波涛,好似正涌荡在这万里大江中似的。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它写出了广阔的自然天地。一“垂”是“自上而下”,一“涌”是“自下而上”,分别描写天和水,写出景物的阔大雄伟。这两联是照应题目“旅夜”。
而由此景引发诗人感慨,发出颈联: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写的文章才出名的吗?做官应当是因为年老多病才休止。此联实为发愤之感。金圣叹注:“是愁语,非歇语”(《杜诗》卷三)。就是诗人自己不想“名由文著”,隐含着名声应该是为国家、人民做贡献才让人知道的,杜甫罢官是因为救房琯,这并非“老病休”。所以此联为“牢骚语”。尾联写道:我现在在这广阔的天地中飘飘荡荡像个什么呢?如同一只无依无靠的沙鸥罢了。此联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即景自况,再一次写出诗人孤寂的心情。这两联照应题目“书怀”,抒发自己愁愤之感。
这首诗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一个范例。前两联写景,缘景生情,后两联抒发诗人漂泊无依、孤寂愁苦的情感。颔联写景之广阔,实为让人感叹;颈联自谦,立言含蓄之妙令人佩服。这首诗也是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一个表现,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尾联感情真挚,实为写景抒情的一首好诗。
注①陈简君先生认为杜甫离蜀与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有关而与严武之死无关(《杜甫为郎离蜀考》
《复旦学报》1984年第一期)其说甚新,但尚乏坚证,此处仍沿旧说。
注②参考书目:《新唐书》、 《旧唐书》、 《杜甫评传》莫砺锋、 《唐诗百话》施蛰存、 《杜
—1—
甫诗醇》卢国琛、 《杜诗详注》仇兆鳌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6350b8af1ffc4fff47ac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