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2022-05-31 04:51: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欢迎阅读!
优缺点,评析,方法,开发,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种常见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把系统的建立看作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 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编写代码 -> 安装调试 -> 系统维护 优点

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假设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拟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和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档资料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根底。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那么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文档资料也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缺乏

这种开发方法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防止,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计算机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开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第二,使用过程化语言,没有以根本上改变个体手工编程的工作方式。 第三,专业开发人员开发用户使用的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人员与用户都要化时间去掌握对方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期产生共同语言,导致用户系统分析不充分,理解不透彻,或表达的二义性,造成软件生命周期中越早潜入的错误发现越晚,系统分析时引入的错误往往要到运行时才发现,其修正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

第四,用户热情没有自始至终调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问题。统维护就十分困难。且文档资料缺乏实用价值,特别是早期的系统规格说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用户难以理解文档的内容,文档资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延长了开发时间。

2.快速原型法

快速地创立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可用来演示和评估),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版本的根本上进修改、增强。由4个开发阶段组成: 确认根本需求 -> 开发原型系统 -> 使用原型系统 <-> 修改增强原型 优点:

快速原型法突出一个“快〞字,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系统分析时要反复和用户讨论,种讨论费时费力,而且终究是“纸上谈兵〞,原型法那么是“真枪实弹〞,能够使用户立刻与想象中的目标系统作出比拟。开发人员向用户提供一个“样品〞,用户迅速向开发人员作出反应,提高系统的质量,快速原型法要求在获得一组根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

.


统的一个“原型〞,可以说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又不完全依赖于用户需求,它对用户需求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鼓励用户参与到系统的设定与开发中去,更加便于系统的维护和使用。 缺乏:

快速原型法,虽然能够积极调动用户参与到系统开发与设计中去,但起局限性在于,只能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而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十分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多变,对那些简单的数据操作和记录管理应用比拟适合用原型法开发。而对那些批处理或大量计算和有着复杂过程逻辑的系统一般不适合用原型法处理。原型法更适合较小应用开发,对大型系统就须分成几局部,一局部一局部地分别建立原型。如果缺乏用传统方法进行透彻的需求分析,就无法对大型系统进行划分,因为一开始很难分辨系统各局部之间存在哪些相互的影响。如果冒昧使用快速原型法,会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漏洞。

3.应用软件包法:

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包并在此根本上进行系统的开发方法。由4个阶段组成:系统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修正 ->系统维护 优点

软件包开发者手中直接购置企业需要的应用软件包,市场出售的应用软件包非常多而且应用范围广,可以给企业管理者更多的选择,使用商业化的应用软件包就不必自己再编写程序或者只需写少量的程序,因此可以说省时又省力,且效果立竿见影。 缺乏

应用软件包法虽然方便,但是同样需要系统分析,设计,测试,转换和维护等开发过程,而且由于此种方法是购置商业软件包,因此导致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无法参与到系统开发中去,容易受制于软件开发者,它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不易维护,不易更新,更不易于修改。而且软件包是基于商业化开发的,软件包不可能满足一个组织的全部需求,相对来说,它更适用于所有组织中比拟通用的一些需求。为了使其市场最有吸引力,软件包力求满足所有组织最共同的需求。势必不能完全适应于企业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企业如想进一步改良系统,需要投入一局部的额外资金培养人才。

4.终端用户法

用户自己采用开发工具开发自己需要的各种系统。由3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开发过程: 统分析 -> 系统开发 -> 系统维护 ->回到系统分析 优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应用软件包法开发系统时企业无法自主的缺乏,由企业的开发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去开发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用户对自己设计和开发的系统更容易接受并乐于使用,对应变突发事件有好处,同时通过重复分析、 维护、再分析的几个步骤,可以加深企业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而且由于开发系统的责任由信息系统专业人员转给了最终用户,所以用户开发的系统有助于减少应用系统后备资源。 缺乏

第一,由于缺乏标准的信息系统分析,用户开发的应用系统就缺乏独立的外部评审,缺乏独立的问题分析或可选方案的来源,用户就很难完整并全面地说明其需求。

第二,由企业内部人员自主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开发的系统常常快速地建立,没有一套正规的开发方法,这类系统往往缺乏适当的标准、制和质量保障过程,可能也没有用于测试和提交文档的标准。用户开发的系统还可能缺乏对输入和更新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及合法性的控制,缺乏操作控制、目标控制和各子系统之间稳

.


定的接口标准的控制。 第三,数据难以控制。

第四,用户能用开发工具建立自己专用的“私用〞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可对组织的其他成员隐蔽一些信息一旦系统的开发者离开其岗位,这种非文档化的私用系统将无法容易地移交给他人使用。

5.外包信息系统法:

将所需要的系统,委托企业外部的人员或组织进行开发。它只是一种信 息系统开发策略,这些开发依然要选择如何使用前面4种开发方法。 3个阶段组成:用户需求 -> 外包信息系统 -> 最终系统 优点

经济方面,由于负责系统开发效劳的外部开发商是信息系统效劳和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靠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他们能以低于内部本钱的费用向组织提供同样的效劳和价值。效劳质量方面,因为一旦外部开发商提供的效劳不够满意,那么他将会失去自己的客户,所以企业对外部开发商的影响比对自己员工的影响更大。从而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本钱从开发商那里获得高质量的效劳。再一点,由于企业与外部开发商事先针对不同层次的效劳所对应的费用进行了签约,因此可大大减少本钱的不确定性。外包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组织的信息系统根底设施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适应业务量的增长。信息技术渗透整个企业价值链时,由于本钱和性能可按变化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所以外部开发商可提供较强的业务控制和适应能力。外包信息系统同时也可以解放人力资源,将较少且昂贵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到具有较高价值和回报的活动中。 缺乏

第一,失控:当一个企业将开发、运行其信息系统的责任承包给另一个组织时,它可能失去信息系统职能的控制。如果开发商成为企业运行和开发信息系统的惟一选择,那么企业将不得不接受开发商所提供的任何技术,这种附属关系最终将导致产生较高的本钱,并可能失去对技术管理的控制。

第二,战略信息易损:由于企业信息系统由外部人员运行、开发,所以商业秘密或业主信息可能会泄漏给竞争对手;假设允许外部开发者开发或操作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系统,那将更有害。

第三,依赖性:企业会随开发商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运作而变得对开发商的生存能力更加依赖,那么开发商的财政问题或效劳上的衰减都可能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28aa1f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e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