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你想成为学生什么样的重要他人》,欢迎阅读!
你想成为学生什么样的重要他人
认真阅读了《师资建设》2014年第5期的《在坚守中发展》一文后,很有感触。该文作者曾维慧现在是知名的校园作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她曾长期坚守在偏远的农村学校,但从来没有放弃在校园创作上的追求。她在文中提到,她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外,还一直得到了一位贵人的支持和鼓励,这位贵人就是她昔日读师范时文学社的指导老师、现在《师资建设》的执行主编黄明超先生。原先我只知道黄明超先生是个热心的好编辑,通过阅读此文才知道他还是一个被学生真心点赞并视为心目中终身教师的好老师。
作者:刘 波
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7期
刘 波
对每个人而言,在学生时代能碰到一位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毫无疑问,曾维慧是幸运的。但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就没那么幸运了。最近一段时间,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在微信里广为传播。这篇文章虽是旧文,但借助微信这个新媒体,再一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毕淑敏的这个悲剧,对于教师而言,或许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次不太在意的“过失”,但是对学生造成了长时期的“折磨”。
在毕淑敏12岁的时候,班级要参加学校的一个红五月歌咏比赛。最初的时候,因为她跑调被音乐教师请出了合唱队,后来,她又被音乐教师请了回来。她原本想借此机会好好练练,不给班级丢脸。结果那美丽的长辫子音乐教师却让她只能张嘴,绝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而且,这位教师生怕她不能很好地领会,还伸出细长的食指,笔直地挡在她的嘴唇间。这样,毕淑敏只好成为了不发出声音的木头人。期间,这位老师还有很多讽刺毕淑敏的言行。尽管她们的班级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好的名次,但是毕淑敏却落下了不能唱歌的毛病。
在以后的十几年岁月中,长辫子老师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毕淑敏的咽喉。更为严重的是,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她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她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的必要的发言,她也是能躲则躲。别人很不能理解她这样的行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和哀痛在作祟。
可以说,长辫子教师在童年时期的这次讽刺和羞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她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到多年以后,毕淑敏认识到长辫子教师以“重要他人”的身份造成了她自己长期的困扰后,用成年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件事,终于让自己从这个梦魇中走了出来,可以顺利唱歌了,在公众场合讲话也不胆战心惊了。
毕淑敏在童年时期遭遇的这个悲剧,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警醒。在教师眼里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眼里可能是天大的事。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说的话,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的神情举止,要慎之又慎,以免造成“毕淑敏”式的悲剧。
一个人被视为重要他人,说明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对其起过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自己的重要他人往往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些人由于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很容易成为其他人的重要他人。一般而言,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朋友,也有可能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素不相识的人物。
在写这篇文章时,刚好读到《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5期上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一文。这篇文章中提到:教师,毫无疑问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因为教师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导师,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格榜样,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道德楷模。
那么,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何种重要他人?是被学生终身念叨的贵人,还是被学生终身唾弃的梦魇制造者?这就考量着教师的修为。当然,让教师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贵人,是有些苛求。但是教师应该有底线,不要成为学生长期痛苦的制造者。
前不久,我听了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导、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力教授题为《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智慧》的学术报告。讲座开始前,刘力教授播放了“老师的启示”的PPT,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小学五年级教师汤普逊老师和学生泰迪的故事。这是我第三次看这个PPT了,但是每看一次都感到心灵的震撼。当汤普逊老师了解了泰迪家庭发生的不幸给他造成的巨大打击后,她给了处在自暴自弃和毫无追求的学生泰迪信任和母亲般的关爱,产生了巨大的力
量,让在旁人看来已不可救药的泰迪成为了优秀的学生。多年以后,作为小学五年级教师的汤普逊老师,在已经成为博士的泰迪眼里,依然是一辈子见过的最棒的老师。而在汤普逊老师的眼里,正是泰迪让她学会了教书,让她实现了从教知识到教儿童的转变。按照我们的说法,汤普逊老师是真正的做到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从而实现了育人教书的目标。可以说,汤普逊老师和泰迪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成全,汤普逊老师从泰迪身上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教师,要有自信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他们见过的最棒的老师。有些教师会老是拿以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对比,说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客观地说,生活在电子媒体环境中的学生,面临着很多的诱惑。现在的学习,自然不如这些诱惑来劲。而且,现在的学生靠学习来改变命运的愿望少了很多,他们往往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学习动机、学习毅力自然就少了很多。而且,现在学生的见识和观念和以往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也不再视教师为唯一的知识来源,这些自然都给教师的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
教师就得坦然接受现在的学生,积极调整自我,积极应对。教师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好老师,这对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生为本”、“学生第一”,这作为口号是简单的,并且耳熟能详的,但现实中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而且,教师的关爱也不一定能让学生懂。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教师是师生关系建设者,但成效却是由学生来评价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动构建者。
2013年《人民教育》第24期以《2013,重建师生关系》为题,对2013年的师生关系困境进行了述评。的确,2013年,发生了很多师生间的恶性事件,这让原本最淳朴的师生关系蒙上了阴影。
学生和教师是相互成全的,教师要让自己的职业生命更有意义,就必须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尤其在当下这样的时代里,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早已不复存在。教育技术让学习无处不在,教师何以有存在的价值?汤普逊老师,用自己的真情和智慧,成为了让学生铭记一辈子的老师,成为学生的贵人。教师如果能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贵人般的重要他人,这需要切实加强自身的修炼。《中国教育报》近期刊发的《教师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养成的》一文,很值得我们教师思考。教师资格、教师编制,往往是考出来的,但是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则是养出来的。
教师是养成的,尤其是在专业信念和专业精神方面。既要有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的外铄养成体系的推动,更需要内在的自动自发的自我养成修炼。正如吴非老师所言,教师的敬德修业是一辈子的事情。
全国著名的薛法根老师在其新作《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一书中,有《专业的尊严》一文,为尊严而教,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化的永恒力量。薛法根老师认为,对于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教师迎难而上,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尊严。
王晓春老师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一书中,指出我国很多职业都缺专业精神,教师职业同样也是如此。在我们的社会和学校中,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人相当稀缺。真正有专业精神的人,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当你真正尊重、爱、敬畏你的这份职业的时候,你自身就会迸发出一种能量,迸发出一种受人尊重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敬畏自身的这份职业,进一步培育自己的专业精神,提升自身的专业品质。
《人民日报》2014年6月3日刊发的《走出“生活在别处”的困境》一文,文中指出,两个立足“此处”的优秀者,即在别人看来并不起眼的岗位上,长期坚守,做出了巨大的业绩。这篇文章提醒读者,我们不需要羡慕“生活在别处”的人,如果立足“此处”,同样能够创造精彩。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只要你留心,随时都能从此处发现美好,如果从不忘散发芳香,每个“此处”才会越来越美丽。作为教师,同样应该在教育工作这个“此处”发力,用心做教育,真诚服务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贵人,为更多的学生点亮成长中的明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15b4f6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