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首禅诗的意境

2024-01-25 01:0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三首禅诗的意境》,欢迎阅读!
浅析,意境


浅析三首禅诗的意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菩提树是佛教的一种象征。当年佛祖是在一株菩提树下悟道成正果的,佛教把菩提树作为修行得正果的一种象征。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神秀追求的是现实,不断的提醒自己,让自己不断的修心,不要让尘世来影响自己的内心,从而符合了佛学中不断修行的真谛。所谓的“四大皆空”和《金刚经》中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和无寿者相”。都是不断的修行,不断参透佛法,达到的一种境界,而并非所说的万象皆空,这不是说空就空的,而是要真正做到心空,真正做到心中“无相”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若尘埃?

这首诗是慧能针对神秀的诗而作的,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慧能追求理想主义,视万物万相为无,就一个无字,然而世间又有几人真正的可以达到这个境界,无尘、无相,真正的做到唯有无心,既然无心又何来修心、修道。连达摩祖师都要在菩提树下坐上七天七夜才修成正果。这或许是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我们是否真的能做到,是问有谁能真正的做到不受外界的影响。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我们都是凡人,我们无法做到万象皆空,无法做到“空”与“无”的境界,那我们何不学学:“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境界呢?


菩提根何在,明镜照空台,

心不着万物,尘埃亦尘埃。

“菩提根何在”,菩提树当然是有根的,它的根当然是长在土里的了。那么它跟人有什么关系呢?佛祖当年的菩提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神秀的诗中还强调菩提树,强调菩提树的象征意义,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菩提树在神秀的心里。再说慧能,他否定菩提树的存在,但是他没有否定菩提的象征意义。两位高僧虽然表述的心境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中都有菩提。“菩提根何在”的意思就是说,菩提的根在不在土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宇宙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刻意地否定它没有意义,关键是它是否在你的心里扎了根。换句话说就是你是否执着于某一事物或更多事物。 “明镜照空台”,两位高僧都认为人的心是一面明镜,不同的是神秀认为本心是实存在的,应该有个台将本心摆放端正,不使偏离。而惠能则认为本心也是空,因此不需要台子来摆放。这就是说神秀执着于有本心,慧能执著于无本心。“明镜照空台”的意思是说,镜子里照到的东西都只是事物反射的影像,是虚的、不真实的。有没有台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镜子里的东西是虚还是实。同样说到人的心,在人的心里留存的任何事物都只是记忆,是虚的、不真实的,无论是发生和经历过的感情、悲伤、仇恨、还有任何丑恶的和美好的事物。人的心都应该象镜子一样,不要把虚幻的影像死死留住。这样心才能清澈明亮。

“心不着万物,尘埃亦尘埃”。宇宙的万事万物是真实不虚的,但是这些事物反射到人的心里,就如同镜子一样留在心里的只是记忆和影像。那么人的心里为什么要对这些虚幻不真实的东西执着不放呢?如果人能够放下这些执着,以平和的心去看待事物,就一定能拥有一颗明澈的心,得证佛果。至于外界的事物该是怎样就怎样好了。

《金刚经》里有句意境类似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即一切事物是依靠因缘而成立的东西,就像梦中的东西,像幻化的东西,像水泡,像影子一样不实在,像露水,像闪电一样会很快消失,应该这样看待一切事物。 世上人活着能用得来的是“一切有为法”,比如吃喝拉撒睡、争强好胜等等,不过世事无常、胜负无常、风水轮流转,不必过分执着诸如命相、形势以及运气好坏罢了,应当这样看问题:挫折是难免的,执着是持久战,不需要因为暂时的失利而放弃对人生的热爱、一时性起学人出家做和尚,实际上根本没有放下执着,简单讲终究还是嫩了点。人的天性毕竟还是执着虚无的东西放不下,只有少数人确定能放下本性欲望才能做个真正的佛弟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ddcc0a5b0717fd5360cdc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