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父亲心中永远的痛》,欢迎阅读!
父亲心中永远的痛
周末回娘家,一下车孩子便飞快地率先跑进姥姥家。年近八旬的父亲头发花白,身体虽然清瘦但很硬朗。领着他的重孙,笑容满面地出来迎接我们。
丈夫忙着和老太太打招呼,把车钥匙锁在后备箱里了。便和正要责怪他的我打趣说:“咱爹以前就是修锁匠,听说还收过徒弟。有他老人家在,不用怕!”原本满脸笑容的父亲听到此话,脸上原本高兴的表情一下子换了帷幕,黯然的目光悲伤的表情立刻出现在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原本微笑的眼里转瞬噙满了泪水,侧脸望上了东北方向,如同一座雕像久久地伫立在那里。丈夫见状一脸疑惑,刚要开口,我赶紧摆手暗示:别再过问!快进屋去找侄子开车回家拿备用钥匙去。直到父亲的重孙大声喊着老爷爷,拖着他回家,才把父亲从对往事的回忆中拽出来。 难怪丈夫不知,因为我们很少提及父亲有过学徒的事。
在物质匮乏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困难,生活用品破了总是修修补补再用。当时父亲就是修补匠:修锁、锔锅、锔缸盆、焊铁盆,修补独轮车胎,换车轮上的辐条,以及后来的收音机等等,所有物品的修补无所不能。当时村里人羡慕而又佩服地称父亲为“万能”。
父亲曾有过一个小学徒:叫小欣。正是这个小欣给过父亲情同父子的情感,也让父亲最伤心难过!
小欣当时十七八岁,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卧床。父亲嗜酒如命,整天沉浸在轻飘飘的神仙世界里,所以家里的生活比较拮据,小欣小学没上完便辍学在家。在整天走路左摇右摆的父亲那里,说句话不得体就挨骂是家常便饭,根本体验不到父爱。因此小欣就常在我家。
小欣比我们姊妹几个都大,我们叫他小欣哥。小欣身高和一米七的父亲不分上下。嘴上那一抹毛茸茸的胡子,像春天刚刚萌芽的青草,镶嵌在一副爱说笑、有点憨相又长满青春痘的脸上。
小欣和性格温、思想前卫的父亲脾气很投缘。他们在一起既像爷俩,又像朋友。父亲喜欢他的诚实,把自己所会的一切都毫不保留,手把手地教他。
最初教他锔水缸时,父亲先用手工钻在缸上钻一小眼确定位置,再让小欣动手钻透,放上提前做好的钉书钉一样的铁巴钉来固定,然后用小锤轻轻地敲打结实,最后在水缸的外面糊上一些油泥白灰,以防漏水还护着铁钉不被氧化腐蚀。 焊铁盆时,先把烙铁放锅底下用火烧热,再把焊锡化开,轻而顺速地放到漏水的铁盆小眼儿上,拿起盆对着光看看,不漏光就不会漏水了……
小欣学的非常认真,把父亲教他的全部学会。父亲逢人就夸小欣聪明好学。 父亲都是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去做修补生意。有一次,天黑了父亲还没回家。那时我们兄妹几个都还小,不敢出去迎接父亲。母亲怀抱着几个月大的妹妹,在家里急得团团转。父亲每天走的时候都会和小欣说说,先去哪村再从哪里转回家。一直等不到父亲回家,小欣拿起手电筒啥话也没说就走了。
当时天已很黑,桔黄的手灯光照在黝黑的羊肠小道上。看着沟底漆黑一片,猫头鹰不停的叫着,树林偶尔会传出一阵阵草动。小欣很是害怕,头皮一阵一阵发麻,紧张得满身是汗,便一边走一边喊,给自己壮胆。(我们这里是山区,这些是后来他说的。)
原来,那时的土路蜿蜒曲折、崎岖不平, 傍晚时刻急着赶路回家的父亲,下坡时被路上凸起的石头一绊,连人带自行车摔到路边沟里去了。幸亏小欣一边走一边喊,父亲才听到。当听到父亲的回音,小欣竟然放声哭了。不知是他自己心里害怕,还是找到了父亲激动的,或者是看见父亲躺在沟里心疼,无从得知。 父亲把脚扭伤了,浑身也有些疼,躺在沟里。小欣哭着背起父亲先去了大队里的赤脚医生那里包扎治疗。当把父亲背回家时已经快半夜了,还要再回去推自行车。(那时村里的自行车一共也没几辆)父亲说啥也不让他去。第二天,天空还未掀开那面黑幕,小欣便去把自行车找了回来。
父亲把脚扭伤后,家里的重活小欣就抢着干,不让父亲下炕活动,怕恢复不好。 出了这事之后,小欣便要求陪着父亲一起下乡。对此,不只父亲高兴,母亲更是巴不得有个半大小伙子陪着父亲还放心。从此小欣成了父亲的左右手。每次回来小欣总是用父亲给他的零花钱买点好吃的哄着我。
赚钱多的时候,父亲就买些鱼肉,一家人吃顿好饭。父亲总是把好吃的让小欣多吃点,说半大小子吃了饭消化化,是最能吃的时候。父亲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饭后便会微笑着拉起二胡,小欣就随着曲调唱起来。父亲换成小喇叭吹奏,(父亲年轻时是民兵连的小号手)小欣哥便脱下褂子围在脖子上,当红绸子,做着搞怪表情摇摆着跳起大秧歌。师徒搭配得非常和谐快乐!风趣幽默的表演,逗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温馨浪漫情景至今难忘。
小欣哥渐渐长大,父亲便想让小欣哥自己干,好挣钱结婚成家。可他就是不答应,他说:第一,离开了师傅自己不会干。第二,附近的村庄都是父亲的地盘,他不能去抢父亲的生意,远的村庄他又骑自行车去不了。
当时的经济条件差,农民手里都没有钱,辛劳一天也赚不了几元。父亲怕赚不到钱,耽误他娶媳妇,就不愿再让他与自己一起去了。 那年代,土地肥沃的东北富庶。附近很多人去大森林里打松子,挖人参赚钱,并且在当地结婚生子。东北经济条件很好,所以那时山东人流行闯东北。小欣便告别了父亲离开家乡同别人一起去了东北。
从此,小欣的一封封书信便成了父亲欣喜的期盼。逢年过节还会给父亲邮寄些松子、人参等小礼物。父亲高兴得逢人就夸他的徒弟有多么多么好。
当小欣写信告诉父亲要结婚了时,父亲高兴得比中了大奖还激动,借钱凑齐了一百元邮去贺喜。当时的一百元不算小数目。
从他结婚后,一直不见回信。刚开始父亲过些日子就去大队问问,有没有小欣的来信。后来变成一天一趟去问,可一直再无来信。
见不到来信,父亲时常呆呆地静坐。做维修活时就经常的念叨:俗语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更何况我又不是他爹娘。这自言自语中,说不清有多少想念、埋怨、和谅解。
为了不让父亲老是想念徒弟,我曾做过父亲的学徒学过修锁,帮助父亲排解寂寞,我嫌麻烦不愿动手,所以一直没出徒。惹得父亲常唠叨,说我笨手笨脚的,有小欣的一半灵活就好了。
直到一年后,父亲才打听到准信:小欣因为刚去东北时,因对当地不熟悉,不做维修工不赚钱,为了能给我父亲买上一套棉鞋和绵帽子,就去树林里打松子湿透了衣服,又累又冷的他回去穿着湿衣服就在烧热的土炕上睡着了,因此得了没法治愈浑身溃烂的皮肤病。结婚第二天的早上,媳妇就因为那身皮肤病走了。小欣承受不了打击,喝醉酒跑树林里冻死了。
父亲听到这个噩耗,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雳,当场晕倒了。不吃不喝躺了整整一天。他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小欣,第二天便把小欣给他的买的那套棉鞋和绵帽子当成小欣埋了起来。
在父亲心里不只是失去了一个徒弟,而是失去了一个好友,一个儿子。从此,父亲经常静坐沉默不语。只要在家里找不到父亲,我们就知道父亲一定是拿着纸钱去了他埋鞋帽的土堆那里呆坐着了。
直到父亲的孙子出生,儿孙绕膝时,父亲才渐渐把此事忘记。那是父亲心中永远的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d3578f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