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别云间》教案

2022-12-15 07:11: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夏完淳《别云间》教案》,欢迎阅读!
云间,教案,夏完,淳《别
夏完淳《别云间》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 过程与方法: 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有感情朗诵全文并理解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教学方法:

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夏完淳,抗清英雄,这首诗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云间,松江的古称。

一、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明末爱国作家、抗清将领。明代末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出现了一批爱国作家,他们组织了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团体的文社,如“复社”“几社’等。他们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写出了一些内容充实、慷慨激昂,闪烁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光辉诗文。夏完淳即其中代表人物之一。14岁参加抗清活动,随“几社”领袖陈子龙在太湖起兵,后事政被俘,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他的诗文充满了浓烈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抗清的决心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风格悲壮激越。其代表作除《别云间》外,还有哀悼陈子龙的长诗《细林夜哭》和散文《狱中上母书》。

《别云间》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以表达抗清的斗志为主要基调,同时也含有对江山为外族侵略的悲愤,面对死亡的无惧无悔,对故土的眷恋,人虽死而抗清精神永存的坚定信念。


二、诗词简析

云间,是作者的家乡。这首诗就作于他在云间被捕时。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写自己参加抗清起义已经整整三年;而今壮志未酬却身陷敌手的经历。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抒写国破家亡的悲痛,饱含血泪,悲壮淋漓。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作者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放心不下的只是正在遭受清兵蹂躏的父老乡亲。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等到魂魄归来的那一天,诗人要重掌抗清的大旗继续同敌人战斗,表现了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

1《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 有“泉

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2、《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 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主题思想 《别云间》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三、思路结构

《别云间》全诗缘事抒情。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层加深。首联: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颔联:作者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颈联:表明诗人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念。

四、本诗通过被捕离乡时情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即将永别的故乡的依恋和自己誓死不屈的决心。文章始终围绕“别”字抒情述怀,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点。一、二句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三、四句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五、六句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七、八句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作者将别时的感受层层写来,丝丝入扣,真挚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d1ae915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