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

2022-12-19 12:06: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欢迎阅读!
四字,大象,成语,形容,耳朵
形容大象耳朵的四字成语

1.温和[wēnhé][wēnhuo]: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激烈。指气候不冷不热。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2.憨厚[hānhou][hānhòu]:表示呆板,但不表示傻。憨:呆板。 3.钟爱[zhōngshí]:忠诚老实。真实;不不实。

4.庞大[pángdà]: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很大规模。人多规模大。

5.矮小[gāodà]:又高又大。崇高;高尚。

6.魁梧[kuíwú][kuíwu]: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 7.强健[qiángzhuàng]:通常形容男人身体健壮,孔武有力。

8.结实[jiēshi][jiēshí]:读作“jiēshí”意思是植物结果实;读作“jiēshi”意思就是强健牢固的意思。

9.憨态可掬[hāntàikějū]:可以斜阳:可以用手追捧挑。形容调皮娇痴、纯粹天真的样子饱含出外。一招人钟爱。

10.和蔼可亲[héǎikěqīn]: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拽象拖犀_成语表述 【拼音】:zhuàixiàngtuōxī

【释义】:能够徒手扎居住大象拖曳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元·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凭着我拽象拖犀胆气雄,更那堪武艺精,怕什么奸贼巨鹿狠邳彤。”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二折:“我可也杀人放火偏能惯,拽象拖犀气力高。” 蛇欲吞象_成语表述 【拼音】:shéyùtūnxiàng

【释义】:蛇想要吃掉大象。比喻贪婪很大。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闭目塞聪俊:感官灵敏,这里指感官。闭着眼睛,挡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系列不介绍。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看,挡住耳朵不听到。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蔽聪塞明倚:啰;俊:感官灵敏;清:茶得确切。套住耳朵,堵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明塞聪倚:啰;俊:感官灵敏;清:看看得确切。套住眼睛不看看,阻塞耳朵不听到。指有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不痴不聋人不蠢,耳朵也不聋人。常与“未成姑公”属格,意指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无法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必须宽宏大量。

出处: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充耳不闻充任:封住。封住耳朵不听到。形容急于不听到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盗钟掩耳盗:偷盗;钟:古代一种乐器。偷走钟时蒙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存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小,凡是长耳朵的都必须听闻、晓得。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d075a71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7.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