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本形象素材写作文

2022-09-10 23:52: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课本形象素材写作文》,欢迎阅读!
课本,素材,作文,形象
用课本形象素材写作文



1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暗入作文 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等进入作文是一件令人爽心悦目的事。你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毛泽东的诗词、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的诗歌以及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这就好比古使用典故的雅词一样,将原文或原诗简缩成一个语或短语,使读才一看便知是用了哪篇课文中的人事物,从而又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

2、使课文中的句子形式(语流、语势、语形等)进入作文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这段文字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都基本上来源于《六国论》开头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而标题《过清论》却来源于《过秦论》,从而显得新奇独到,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深厚的文言功底。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永旧也故技穷,惟日新也故艺高。

这段文字读来感人至深,其古白话的语言形式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课文的功底特别深厚。首先小作者借用了《六国论》中“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句子形式,从反面来谈清朝灭亡的原因。然后作者再借用《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句子形式,进一步“过清”,指出清军溃败的原因是“弊在技穷”

3、将课文内容翻新,重新造写 例一:“客不在多,有“长”则名,菜不在新,有鳖则灵。斯是醉室,惟吾嗝馨。不辨叶子绿,但觉红花青。谈笑尽靓女,哪有翁与“丁”?可以丧原则,丢“金经”。无“请示”之乱耳,无“指示”之劳形。实是醉鬼窟,自诩“醉翁亭”。厚颜曰:“何醉之有?” 这是一则将课文内容翻新的典型素材。我们已经学过《陋室铭》作者利用这一体式,结合现实,又“仿写”了一则《醉室铭》,可谓绝妙。它不仅带有《陋室铭》的韵味,更有现代气息:“谈笑尽靓女,哪有翁与‘丁’?可以丧原则,丢‘金经’(好一个权钱色三位一体的昏官形象!“无‘请示’之乱耳,无‘指示’之劳形”(好一个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嗜酒如命的酒徒形象)。最后还厚颜无耻地称自己的小屋为“醉翁亭”,说自己“何醉之有”。这篇《醉室铭》主要是用来讽刺当代的一些贪官污吏,吃喝玩乐全线出击,却不解决劳动人民的实际问题,却不务正事。 例二:

网络空间,自由身在,虚幻缥缈。看聊天室内,美眉多娇;网络游戏,刺激奇妙;论坛上下,交流技巧,欲与世界过过招。须某日,若离开网络,心痒气躁。

网络如此多娇,引无数网虫竞折腰,昔青蛙恐龙网上乱跳,星际反恐,血腥 残暴,黑客闪客,各领风骚,四处乱窜。任逍遥,数网络大虾,还看今朝。

本例是作者将现代中学生迷恋网络的情况用《沁园春》这个词牌来填的一首词,显得雅致有古典情味,而且押韵也较成功,是一首相当不错的“词”。暗用《沁园春》这个词牌的格式,对网络中通用语言把握得非常准确,寓贬于恢谐之中。

大量的素材就在课本里,关键在于我们去归纳、整理,找到契合点,将课文中的素材与作文话题结合起来。学生如能认真归纳整理而加以巧用,那课本素材将成为作文素材的活水源头。最容

1 3


易被记起的是课文,最容易忘记的也是课文。学生记起的大多是课文的表层现象,对深层的东西却不很重视,如课文内容蕴含的哲理与与此相关的道理,作者及其经历与此相似的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等都值得我们去归纳、去整理,甚至去思索、去研究,而这些归纳、整理,思索,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为作文的备考提供了大量的真实、可靠而翔实的素材,课文为以后的高考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本是一个素材库,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的涉及面广,只要我们善于归纳、整理、思考,就能在课本这个素材库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可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却忽略了这一既方便又实惠的积累素材的途径,常常舍近求远,给自己构筑了作文障碍。这一现象对语文教学尤为不利,本人认为作文完全可以借鉴课内知识,尤其是写考场作文可以说,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

很多学生在拿到话题之后感觉无话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认为我们“三点一线”的生活太狭窄,作文素材“贫乏”,该话题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其实不然,我们十二年间课内所学的数百()文质兼美的文章(包括大纲规定阅读的课外篇目),这其中就既有古代的生活、现代生活和当代生活,也有幻想中的未来生活,尽管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但却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因此,聚焦课本,从课本中攫取写作的素材,是走出作文“素材贫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很值得我们重视。课本中可以用作作文素材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课文作者、背景资料、课文内容、文中塑造的形象等等。从课本中选取作文素材以下四种方法值得借鉴: 一、照单签收

根据文章的中心,直接将课本中那些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上面的话题,语文课本中可以直录为作文的素材,正面的有不因为个人间情同父子之“义”而有违军令如山之“大道”的“孔明挥泪斩马谡”(《失街亭》);反面的有项伯因为要报答张良救命之恩的“小义”而私自通风报信,结果妨碍了项羽原计划攻打刘邦、一战称帝的“大道”等等。 除此之外,学生非常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也有“关羽为小义放走曹操,有违蜀希望统一天下之大道”“刘备为桃园小义而不听劝阻、仓促伐吴,结果落得火烧连营七百里,使蜀实力大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蜀攻取的脚步”等反面素材。这些素材都是典型而且生动的,这种方法运用起来也简便而且高效,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概括和分析。这种方法写议论文时可以采用。

二、变向行驶

课本中叙述的事件都是按一定的方向向前推进的,也都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结局,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向,将事情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向重新向前推进,那么,就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却又正是我们作文观点所需要的,这就是由课文内容“变向行驶”而得到的作文素材。 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国演义》中“华容道关云长义放曹操”,是“小义”有违了“大道”,如果直接记叙到自己的作文当中,那就成了套用、复述甚至是抄袭,毫无新意可言;但如果我们“变向行驶”,去写“华容道关云长大义斩曹操”呢?那就不仅符合本文的观点,文章也就有了新意。长记叙文的同学这种方法不妨一试。 三、旁逸斜出

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它为读者留下了很多“空白点”,如果我们尊重课文并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适当加以联想和想像,由课文中的某一个“点”向外延伸,使原本比较单薄的内容变得比较丰满,或使课文原本的“点到为止”变成“有血有肉”,这不失为写作时从课本中选取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在“小义与大道”这一话题的写作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有学生在一篇题为《白帝城在哭泣》的文章中,根据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最终落败白帝城这一事件,旁逸斜出,创造性地以刘备的口吻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刘备对自己因为一味顾及“桃园三结义”之“小义”而做出有违“大道”之事的忏悔。整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结果获得了阅卷教师的青睐。这就是由课文旁逸斜出、由“点”丰满出“面”所带来的效果。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的写作。

2 3


四、反弹琵琶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议论性文章。对课本中有关的人物、人物的行为、叙述的事件等等,众人都从某一个固定的、约定俗成的层面上去理解,但如果我们能够多作一点反思,换一种眼光或者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也许可以得到不同的甚至全新的结论,这就是作文素材选取过程中的“反弹琵琶”。

这种选材的方法,可以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使作文材料新颖而不落俗套,同时,又可以彰显自己独特的思维,可谓一箭数雕。如果我们带着这种眼光去审视课本,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黑暗的官场去过淡然宁静的田园生活是不是也可以说得上是为“小义”而放弃了“大道”呢?《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为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献“窃符”之策结果陷魏国于被动,不也是为“小义”而放弃了“大道”吗?如能如此,那么,你的作文就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深邃。

以上四点是作文从课本中攫取素材的有效途径,学会并熟练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写作材料贫乏的困境。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绝对不能“戏说”课文,不能出现像有些同学改编朱自清的《背影》而变成“父亲越过铁路去买橘子而违反了交通规则被罚款”这样的现象,反而弄巧成拙。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cb66c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6.html

相关推荐